賀鑄的綠羅裙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賀鑄的綠羅裙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綠羅裙
賀鑄
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①小。應念畫眉人②,拂鏡啼新曉。
傷心南浦③波,回首青門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注:
①花房:花瓣的總稱。
②畫眉人:漢朝張敞和妻子感情很好,常替妻子畫眉。以後稱自己的妻子或情人為畫眉人,以表相親相愛之深。
③南浦:語出江淹《別賦》,送別之處常稱南浦。
(1)上片中詞人如何運用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來抒發情感的?請簡要分析。(4分)
(2)結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在情感的抒發上有何特色?(6分)
參考答案
(1)前兩句實寫:東風和暖,柳枝婆娑茂密阡陌悠長,輕雲蔽月,花兒似隱似現顯得不像白天那麼飽滿(2分)。後兩句虛寫(想象):遠方的戀人此刻應在深深思念著我,清晨拂鏡自照時,常會為自己消瘦的面容而悲聲啼哭(2分)。
(2)你那身穿綠羅裙的倩影,讓我念念不忘;別後的日子裡,每每見到芳草綠茵,總會產生愛憐之意,彷彿那蔭蔭碧草,就是你身著綠羅裙的美麗身影。(2分)蘊含著長久分別後深摯、苦痛的思念和眷戀之情。(2分)詞人把現實中的人和自然界中的景緊密結合(移情於景)(2分)。
【參考譯文】
天近拂曉,東風微拂,向遠處延伸的`道路兩旁的柳枝搖盪。月落雲遮,原野瀰漫在晨霧的朦朧中,不像天清月朗時那樣開闊了。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怎麼不思念她呢?她一定也像我一樣因思念而早起,拂拭著鏡子顧影白憐而悲啼。
和她在南浦分別時兩人泣不成聲、依依惜別的情景歷歷在目。離開京城後,她的身姿容貌無時不在眼前浮現,特別是那綠色羅裙的樣子。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見到綠茵芳草,便覺得是她穿著綠羅裙飄然而降,無限深情的眷戀也因此稍有依託。
賞析:
這是一首別後懷念戀人之作。首兩句描繪眼前之景。東風,點明節令乃微風吹拂的春季。柳陌,指兩旁植滿柳樹的道路。東風日吹,氣候日暖,柳枝日長,枝葉婆娑茂密起來,漸漸地將阡陌隱蔽起來,再加是在月光朦朧的夜間,往日一覽無餘的道路,在柳枝的掩映下,似乎變得神秘起來,悠長起來,有如一條無窮無盡的綠帶,盤繞于田野。“閉月”,被輕雲遮蔽起來的月亮。一片輕雲掩映下,月光暗淡多了,在暗月的輝映下,白日盛開的花兒似隱似現,顯得不那麼飽滿了。花房,花瓣的總稱,如白居易《畫木蓮房圖寄元郎中》詩:“花房膩似紅蓮房,豔色鮮如紫牡丹”。
“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在這月色朦朧的夜景,滿懷羈旅愁情的詩人能平靜嗎?尤其是當此春風輕拂,柳枝飄搖之時,詩人敏感的心靈一陣顫動,不由得想起了遠在京城的戀人:此時此刻的她,一定也正陷入對自己的深深懷念中,分別愈久,悲愁愈增,昔日風采當因別後徹夜未眠的相思而黯然失色,以致清晨拂鏡自照時,常會因親睹自己消瘦的面容而悲聲啼哭。應念,設想對方之詞,必定思念、應當思念之意。畫眉人,指夫婿,相傳西漢宣帝時京兆尹張敞與妻恩愛逾常,屢為妻勾眉畫黛。後常以“畫眉”兩字喻男女相得之樂。這兩句全從對方設想,寫得隱微含蓄,前句寫其思,後句寫其清晨理妝時的啼,包含無限潛臺詞和暗場戲,曲曲傳達出女主人公幽微隱約的心理。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南浦,別地之代稱。《楚辭·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青門道,漢長安東南門,本名霸城門,因門呈青色,故稱。這裡指北宋京城汴京城門。這兩句回憶別時情態,兼點戀人所在。前句重寫留者,後句重寫去者,既寫對方,也寫自己,層層推衍出上片思念之因。按相思相守多日,故當時分別,深感再逢杳杳無期,留者固情意纏綿,黯然傷神,去者亦戀戀不捨,一步一回首。但去者又不得不去,留者又不能不放,當此之際,那種悽哀悱惻的別離神態於作者的刺激真是太強烈了,以致在頭腦中留下了一種永不磨滅的印記,至今尚記憶猶新。“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分離已久,可思而不可近,可念而不可即,唯分別時身穿綠羅裙的倩影,最為醒目,最為親切。羈旅生涯中,每逢隨處可見的芳草綠蔭,總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親切感,彷彿那蔭蔭碧草,就是她那身著綠羅裙的可愛身影,飄飄蕩蕩,幻化而成。春天的芳草,時時都有,處處可見,所以,這種對戀人深刻的眷戀感,似乎時時處處,都能得傾注,獲得滿足。按這兩句,實際源於五代牛希濟《生查子》原句,但牛詞中的兩句,是作為女主人公與男友分別時的叮囑語出現的,賀鑄原封不動拈用牛詞原句,主要是抒發與情人長久分別後男主人公的一種心理活動。他採用巧妙的移情手法,藉助於綠色這一特殊的色彩,將現實中的人與自然中的景緊密結合起來,使遙遠的空間與悠久的時間藉助於想像的翅膀相連結,作者對戀人的思念,亦似乎藉助於隨處可見的芳草綠蔭,得到了一種充分的心理滿足。然想像歸想像,現實歸現實,兩者畢竟不是一回事。作者相思的苦痛透過這種貌似輕鬆的灑脫語而愈顯強烈,這也正是本詞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