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

藥材名稱:薯莨

名稱出處:《南越筆記》

概況

異名:赭魁(《別錄》),薯莨(《藥性考》),紅孩兒(浙江、江西),孩兒血(井崗山),山羊頭(雲南、湖南),紅藥子(湖南),硃砂蓮、硃砂七(貴州、湖南),豬番薯(廣東、湖南),血當歸、醬頭、避血雷(貴州)。

基源:為薯蕷科薯蕷屬植物薯莨的乾燥塊莖。

原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D.rhipogonoides Oliv.)

歷史:清代《植物名實圖考》引《南越筆記》雲:“其葉形尖長如夾竹桃,節有小刺,根如山藥有毛,形如芋子,大小不一,外皮紫黑色,內肉紅黃色,以及挖其根煮汁染網罾”的特點。都和今日之薯莨相符。但在中國曆代本草著作中早有此植物的記載,其名為赭魁,《別錄》早已收錄。但是對赭魁的原植物認識曾有分歧,如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記載“狀如小芋子,肉白皮黃”此說乃是指黃獨Dicscorea bulbifera L.《唐本草》和從《夢溪筆談》及《綱目》中也都已指出,並認為赭魁具有煮汁染罾、染皮,制靴的用途,這是和薯莨的特徵完全相符的。

形態:纏繞藤本,粗壯,長可達20m左右。塊莖一般生長在表土層,為卵形、球形、長圓形或葫蘆形、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新鮮時斷面紅色,幹後紫黑色,直徑大約可達20cm以上;莖綠色,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單葉,莖下部互生,或中部以上對生;葉片革質或近革質,長橢圓狀卵形至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20cm,寬1~14cm,頂端漸尖或驟尖,基部圓形,有時呈三角狀缺刻,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綠色,基出脈3~5條,脈網狀明顯;葉柄長2~6cm。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長2~10cm,排列呈圓錐狀或單生葉腋,圓錐花序長2~14cm或更長;雄花外輪花被片為寬卵形,長約2mm,內輪倒卵形,較小;雄蕊6,稍短於花被片;雌花序為穗狀花序,單生於葉腋,長達12cm;雌花外輪花被片為卵圓形,厚、較內輪大。蒴果不反折,近三稜狀扁圓形,長1.8~3.5cm,寬2.5~5.5cm,種子著生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花期4~6月,果期7月,直到明年1月仍不脫落。(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568頁.圖42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50~1500m的山坡、路旁,河谷邊的雜木林中,灌叢中或林邊。分佈於中國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越南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生長3年以上者,四季可採,尤以5~8月間採收的塊狀莖質量較好;採收時用刀將較大的塊狀莖切取,留存小者或部分讓其再生繁殖。採收後洗淨,切片,晒乾。藥材主產於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此外,湖南、四川、貴州、雲南也產。

鑑別

性狀:完整塊莖呈長圓形、卵圓形、球形或結節塊狀,長10~15cm,直徑5~10cm。表面深褐色,粗裂,有瘤狀突起或凹紋,有時具鬚根或點狀鬚根痕。縱切或斜切成塊片,多數呈長卵形,長3~12cm,寬1.5~3cm,厚0.2~0.7cm,外皮皺縮,切面暗紅色或黃色。質硬而實,斷面顆粒狀,有明顯的或隱約可見紅黃相見的花紋。氣微,味澀、苦。

顯微 塊莖的橫切面:木栓層較厚,細胞壁微木化。皮層中有分泌細胞,直徑34~68μm,長54~102μm,內皮層為1列切向扁小的薄壁細胞。維管束外韌型,稀疏雜湊,後生木質部導管直徑約至30μm。澱粉粒圓形或卵圓形,直徑6~17μm,長14~20μm,有的較小端呈短喙狀,臍點點狀,位於一端,層紋不明顯。(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569頁.圖423)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理

家兔ig薯莨煎劑1.5g/kg,其出血時間與凝血時間均顯著縮短。在試管內草酸血漿除去血小板後重新鈣化凝固時間的測定;薯莨提取液有類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薯莨酊劑或煎劑對離體小鼠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張力、振幅及頻率均有增強;酊劑或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及宋內氏痢疾桿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與所含鞣質有關。

毒性:小鼠sc煎劑LD50為68.8±9.1g/kg。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通訊 1971;(1):17。


[2] 中草藥通訊 197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