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生蠅子草
藥材名稱:白牛膝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小九古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雲南)
基源:為石竹科狗筋曼屬植物狗筋蔓的根
原植物:狗筋蔓Cucubalus biucllhh L
餘項參見“小被單草’條
生藥
採集:夏末秋初採挖,除去莖葉,洗淨,晒乾 藥材產於雲南。
鑑別:根細長圓柱形,略扭曲,有時有分枝,長12~45cm,直徑3~6mm;表面灰黃色,多縱皺紋,有橫向皮孔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角質樣,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黃色 氣微,味甜、微苦 以皮色灰黃、味甜者為佳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含黃酮甙成分有:肥皂草素(Saponareun)、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高紅草素(Homcorienun)、異肥皂草甙(Isosaponarin)、肥皂草素-6”-O-半乳糖甙(Saponaretin-6”-O-galactoside)[1] 還含萜皁甙,有絲石竹皁甙元(Gypsogtnin)和絲石竹皁甙元葡萄糖醛酸甙(Gypsogeningluouronoside)[2],低聚糖有剪秋羅糖(Lychnosc)、異剪秋羅糖(Isolychnose)、棉子糖。此外,還含蔗糖[3]
參考文獻
[1] CA 1976;84.56522v。
[2] CA 1980;92:211832k。
[3] 中藥大辭典.上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403。
▸ 蠍子草小學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