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節葉

藥材名稱:野芝麻

名稱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概況

異名:白花益母草、白益母草(《植物名實圖考》),野藿香(四川),白花野芝麻(黑龍江),山蘇子(遼寧)

基源:為脣形科野芝麻屬植物野芝麻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ieb.et Zucc.(L.album L.var.barbatum Franch.et Sav.),又名山麥胡(四川),白花菜(東北),糯米飯草(浙江),包團草、泡花草(貴州)。

歷史:《植物名實圖考》載:“野芝麻:春時叢生,方莖四稜,莖微紫。對節生葉,深齒細紋,略似麻葉,本品末尖,面青背淡,微有澀毛。繞節開花,白色,皆上矗,長几寸半,上瓣下覆如勺,下瓣圓小雙歧,兩旁短缺,如禽張口。中森扁須,隨上瓣彎垂,如舌抵上顎,星星黑點如萼尖絲,如針攢簇。葉莖味淡,微辛,作芝麻氣而更膩。湖南圃中尤多,芟夷不盡,或即呼為白花益母草。”《植物名實圖考》又載:“今南方溼地,春時生一種野脂麻,其葉與紅花益母葉如艾葉有杈歧者不類,俗名謂之白益母草。”所述與附圖,應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有長地下匍匐枝。莖高達1m,單生,直立,幾無毛。莖下部的葉卵圓形或心臟形,長4.5~8.5cm,寬3.5~5cm,先端尾尖,基部心形,莖上部的較莖下部的葉為長而狹,邊緣有微內彎的牙齒狀鋸齒,齒尖具胼胝體的小突尖,葉柄長7cm。輪傘花序4~14花,著生於莖端;花萼鐘形,萼齒披針狀鑽形,具緣毛;花冠白或淡黃色,冠筒基部稍上方呈囊狀膨大,冠簷二脣形,上脣倒卵圓形,長約1.2cm,邊緣具緣毛,下脣3裂,中裂片倒腎形,側裂片淺圓裂片狀,先端有針狀小齒。雄蕊花絲彼此粘連,花葯深紫色;花盤杯狀。小堅果倒卵圓形,先端截形,基部漸狹,長約3mm,直徑1.8mm,淡褐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65卷.第2分冊.489.圖版96∶1~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600m路邊,溪旁、田埂及荒坡上。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原蘇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也有。

生藥

採集:5~6月採花或全草,陰乾。

化學性質

葉含粘液質、鞣質、揮發油、維生素C、胡蘿蔔素、皁甙。花含黃酮甙,有: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黃甙(Quercimeritrin)、山柰酚-3-雙糖甙、野芝麻甙、芸香甙。其他還含膽鹼(Choline)、粘液質、揮發油、皁甙、維生素C、組胺(Histamine)、酪胺(Tyramine)、兒茶酚鞣質(Catechol tannin)、綠原酸、咖啡酸等。全株尚含水蘇鹼(Stachydrine)[1,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40。


[2] 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