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製作工藝的引進對茶葉供給的作用論文

紅茶製作工藝的引進對茶葉供給的作用論文

  在“信陽紅茶”製作技術引進之前,信陽市溮河區茶產業供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供給主要取決於市場的需求和價格的波動。“信陽紅茶”製作技術引進之後,改變了原有的供給模式,供給格局發生了質和量的變化。

  1紅茶製作新技術對茶葉供給的重大影響

  一是茶源充足。根據“信陽紅茶”採摘標準:特級“信陽紅茶”採摘1芽1葉初展;一級“信陽紅春”季採1芽1葉,夏秋季採單芽;二級“信陽紅茶”春季採1芽2葉初展,夏秋季採1芽1葉初展;三級“信陽紅茶”春季採1芽2葉或同等嫩度的單葉、對夾葉,夏秋季採1芽1葉。此種採摘和加工製作要求,就可以為紅茶製作提供充足的茶葉來源,最直接或影響較大的是小山的茶園。過去,小山茶只在春季採摘製作毛尖,到夏季和秋季有少量或基本不採摘,造成大量的浪費。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改變了此種重植輕採、採摘不力現象,尤其對小山和偏遠茶園的夏茶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二是製作有保證。“信陽紅茶”製作技術區別於傳統綠茶製作工藝,傳統綠茶製作工藝受到採摘時間、生產週期、採茶工數量及工資的影響,傳統綠茶春茶頭茶的採摘期只有20d左右,並且必須要在48h內炒制完成,否則的話將丟棄造成浪費。一方面,採摘期的影響制約“信陽毛尖”的產量,主要受到人工的影響;另一方面製作期的因素制約“信陽毛尖”的採摘量,鮮葉要在48h內炒制完成,不然要被廢棄。而“信陽紅茶”製作技術不受上述條件限制,採摘期有3個月,採摘、製作時間隨時進行,可以充分保證紅茶的製作。“信陽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充分利用了過去廢棄、無法採摘的和無法完成加工的鮮葉,無疑大幅度提高了茶葉的供應量。對信陽市茶產業來說,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對茶葉供給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2011年,信陽紅茶製作技術引進的第2年,溮河區茶園面積發展到3.15萬hm2,茶葉產量16462t,產值46億元。其中紅茶產量4800t,產值達到13.8億元。位居全國產茶縣(區)第2位,綠茶生產位居全國第一。產值和產量結構發生了變化,紅茶產量和產值均佔全部產量和產值的30%。“信陽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增加了信陽市茶葉品種,將信陽市溮河區春尾、夏季和秋季的茶葉鮮葉利用起來,從而提高信陽市茶資源利用率、提高茶園的單位產量,挖掘出茶產業潛在的價值,增加了茶農的收入。

  2影響信陽市茶葉供給的其他因素

  “信陽毛尖”以原料細嫩、形美、香高、味長、精工製作而聞名,是我國著名的.內銷綠茶。受傳統工藝和品牌的制約,信陽市茶葉的市場需求也較平穩。隨著“信陽紅茶”知名度的擴大和宣傳的影響,信陽市茶葉正逐步走向市場,佔有部分市場份額。一是需求對供給的影響。綠茶是我國的主要消費類茶葉,市場需求一直保持良好勢頭,“信陽毛尖”也是綠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消費趨向多元化,茶葉的消費熱點在逐漸轉型,雖然綠茶增長仍是主流,但紅茶需求強勁。“信陽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和“信陽紅”的研製成功,終結了“自古江北無紅茶”的歷史,從未產過紅茶的河南省發力成為紅茶高產區。“信陽紅茶”的研製成功,一方面填補了信陽市無紅茶的市場空白,改變了信陽市人民及中原地區人民的飲茶偏好和習慣,培育新的消費市場,增大對信陽市茶葉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紅茶市場增添了新的品種,使消費群體有了更多的選擇。需求決定供給,“信陽紅茶”從無到有,並且逐漸開啟市場需求空間,也將對信陽市溮河區茶葉供給產生持續、長遠、巨大的影響。二是價格對供給的影響。茶葉供給量與價格在同一方向變動,價格提高會引起供給量的增加,反之則減少。“信陽紅茶”的定位是向高、中檔方向發展,因此價格不菲。在一般情況下,茶葉的成本變動取決於採摘成本的多少。近年來,由於農村勞動力的匱乏,導致採茶工工資逐年遞增,直接影響茶葉的生產成本。以夏茶為例,在同等情況下,製作紅茶與傳統毛尖成本相近,但紅茶價格高於綠茶價格30%~50%,有的甚至更高。因此,從趨利性角度分析,茶農採摘、製作紅茶的意願遠遠高於綠茶。需求決定供給,價格也影響需求,價格的提高會影響供給的增加。從“信陽紅茶”價格增長趨勢分析,價格還有上漲空間,在一定時期內,價格對信陽市溮河區茶葉供給還是有持續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改變生產方式,還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從供給原理角度分析,“信陽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其實也是一種生產技術的改變和革新[1-2]。生產技術的改變和革新也影響生產方式、生產成本,在一般情況下,生產技術水平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不斷提高。生產技術的改變一般是單方向的,當生產技術提高時,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或同一價格水平上使供給量增加[3-4]。當然,任何商品的供給都是由需求決定及價格影響的,“信陽紅茶”也不例外。如果沒有市場的需求及價格的影響,“信陽紅茶”製作技術的引進也是空談,也會失去其利用價值。“信陽紅茶”製作技術正是在市場需求的背景下,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透過借鑑、學習而研發創造出來的,無疑是一場技術革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