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繡球
藥材名稱:甜橙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整理本
概況
異名:黃果(《滇海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橙、新會橙(《植物名實圖考》)。
基源:為芸香科柑桔屬植物甜橙的果實。
原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C aurantium Linn.β.sinensis Linn.),又名雪柑、柳橙、印子柑、香水橙、水橙、橙(廣東),廣柑(四川),廣桔(江蘇、浙江、湖南),廣橙(浙江)。
歷史:甜橙一名,出現很晚,可能由Sweet orange翻譯而來。在中國古籍文獻和本草中,橙的記載較多,所指既有甜橙,也有酸橙、香橙,甚至還有其它柑桔種類,很難分清。日本柑桔學家田中長三郎(Tanaka)認為中國古籍和本草上所載的黃柑,即甜橙。《隋書》謂:“文帝好食柑,蜀中摘黃柑,以蠟封其蒂獻之,香氣不散”。杜甫寓居夔州時,亦有“柴門果樹向千株,丹桔黃柑北地無”之句,夔州自古以產甜橙、紅桔著稱。有關黃柑的記載,從地理分佈上看,亦與現今甜橙分佈頗似。甜橙在中國由於栽培歷史悠久,因而品種也多,如印子柑、雪柑、鵝蛋柑、冰糖橙……都是其品種名稱。甜橙的果實,除作為水果飲料、果醬外,其幼果、落果多作為青皮或枳殼;國外則用其果皮、花提取香料和藥物。目前國內一些藥學著作,常把甜橙果皮與寬皮桔果皮並列,據調查瞭解,各地尚未有普遍收購甜橙皮作為陳皮的。但少數地區也作陳皮代用品,正品廣陳皮,應當是廣東新會出產的一種寬皮桔叫大紅柑(又名茶枝柑)的果皮,而陳皮則為寬皮桔類各個品種的果皮,如朱桔、紅桔、早桔、乳桔、槾桔、甌柑、無核桔……等的果皮而甜橙、酸橙的果皮,多不作陳皮使用。本種載於《中國藥典1985年版》。
形態:常綠小喬木,一般高2~6m,少刺或無,枝具稜角。葉互生,革質,單生複葉;葉柄長1~1.7cm,具狹翼,翼寬0.2~0.5cm;葉片橢圓形,長4.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為不明顯的波狀鋸齒,上面暗綠色,具光澤,下面綠黃色,具稀疏透明腺點,兩面無毛。花白色,較大,單生、叢生或為總狀花序,腋生,兩性,無毛;萼片5,綠黃色,上具油點,有緣毛;花瓣5,橢圓形,長1.2~1.5cm,寬0.6~0.9cm;雄蕊20~25,花絲分成數束,著生於花盤四周;子房近球形,9~13室,花柱細長,柱頭與雄蕊齊平或略高出,柱頭黃色,扁圓。果實圓形或圓形略扁,橙黃色或檸檬黃色,縱徑6~10cm,橫徑5~9.5cm,油胞凸出;果皮不易剝離,中心柱充實;瓤囊9~13,彼此不易分離,味甜或酸甜適中;種子楔形或卵圓形,外種皮淡棕色,內種皮棕白色,合點紫色,多胚,子葉白色。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果熟期10月中旬至隔年3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4486條圖)
生境與分佈:栽培果樹。分佈於甘肅和陝西南部和長江以南各省。
生藥
採集:果實成熟時採收。
化學性質
果實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核黃素、Ca、P、Fe[1]、黃酮甙、內酯、生物鹼,有機酸等[2]。黃酮甙中有橙皮甙(Hespertdin)、柚皮芸香甙(Narirutin)、異櫻花素-7-蘆丁糖甙(Isosakuranetin-7-rutinoside)、柚皮素-4′-葡萄糖-7-蘆丁糖甙(Naringenin-4′-glucoside-7-rutinoside)、柚皮甙(Naringin)、檸檬素-3-β-D-葡萄糖甙(Limocitrin-3-β-Dglucoside)和木糖基牡荊素(Xylosylvitexin)。內酯中有雙內酯苦味成分檸檬苦素(即黃柏內酯,Limonin,Obaculactone)及其衍生物檸檬苦素酸單內酯(Liimonoic acid A-ring lactone)。生物鹼為那可汀(Narcotine)。有機酸中主要為檸檬酸和蘋果酸。果皮含橙皮素(Hesperitm)、柚皮素(Naringenin)、柚皮甙、異櫻花素[1]和揮發油。揮發油中主含正癸醛(Decanal)、檸檬醛(Citral)、檸檬烯(Liimonene)和辛醇[2]。
附 根和葉含傘形花內酯,東莨菪素。葉又含橙皮素。種子含黃柏酮、檸檬苦素和去乙醯鬧米林[1]。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45。
[2]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