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變壓器
[拼音]:shiyou huagong
[英文]:petrochemical industry
又稱石油化學工業,指化學工業中以石油為原料生產化學品的領域,廣義上也包括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作為一個新興工業,是20世紀20年代隨石油煉製工業的發展而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長起來的(見石油化工發展史)。戰後,石油化工的高速發展,使大量化學品的生產從傳統的以煤及農林產品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氣為原料的基礎上來。石油化工已成為化學工業中的基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石油化工的範疇
以石油及天然氣生產的化學品品種極多、範圍極廣。石油化工原料主要為來自石油煉製過程產生的各種石油餾分和煉廠氣,以及油田氣、天然氣等。石油餾分(主要是輕質油)通過烴類裂解、裂解氣分離可製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烴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芳烴亦可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經蒸汽轉化、重油經部分氧化可製取合成氣,進而生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從烯烴出發,可生產各種醇、酮、醛、酸類及環氧化合物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上述烯烴、芳烴經加工可生產包括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產品及一系列製品,如表面活性劑等精細化學品,因此石油化工的範疇已擴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細化工的大部分領域。石油化工生產,一般與石油煉製或天然氣加工結合,相互提供原料、副產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經濟效益(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
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是近代發達國家的重要基幹工業。由石油和天然氣出發,生產出一系列中間體、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溶劑、塗料、農藥、染料、醫藥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重要產品。80年代,在工業發達國家中,化學工業的產值,一般佔國民生產總值 6%~7%,佔工業總產值7%~10%;而石油化工產品銷售額約佔全部化工產品的45%,其比例是很大的。
石油化工可創造較高經濟效益。以美國為例,以5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原料,可生產100億美元的烯烴、苯等基礎石油化學品,進一步加工得240億美元的有機中間產品(包括聚合物),最後轉化為400億美元的最終產品。當然,原料加工深度越深,產品越精細,一般來說成本也相應增加。
世界石油化工
1970年,美國石油化學工業產品,已有約3000種。資本主義國家所建生產廠已約1000個。國際上常用乙烯和幾種重要產品的產量(表1)來衡量石油化工發展水平。乙烯的生產,大多采用烴類高溫裂解方法。一套典型乙烯裝置,年產乙烯一般為300~450kt,並聯產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乙烯及聯產品收率因裂解原料而異。目前,這類裝置已是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的核心。
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化工的生產基地主要分佈在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1973年後世界原油價格不斷上漲,1983年以來又趨下跌,價格大起大落,使石油化工企業者對原料穩定、持久供應產生憂慮。發達國家改革生產結構,調整裝置開工率,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產油國近年則在大力發展石油化工。80年代,世界乙烯生產能力的分佈已發生變化,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所佔比例有所提高(表2)。如將東歐國家的乙烯生產能力計算在內,則這些新興石油化工生產地區的乙烯生產能力,約佔世界乙烯總生產能力的四分之一。
1958年,世界乙烯生產能力達到49Mt(不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新增乙烯生產能力約3.3Mt,約1/3建在非洲和中東地區,1/3建在拉美和東歐;傳統石油化工生產地區,只新增生產能力800kt,且今後五年內,計劃也很少新建乙烯裝置,主要是進行現有裝置的技術改造。
中國石油化工
起始於50年代,70年代以後發展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廠及一批大型氮肥廠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較大增長(表3)。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氣原料為基礎的石油化學工業,雖然在70年代經歷兩次價格上漲的衝擊,但由於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術體系,產品應用已深入國防、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各領域,市場需要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正在迅速擴大,所以今後石油化工仍將得到繼續發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僅為世界原油總產量的8.4%,所耗天然氣為天然氣總產量10%,更由於從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故石油化工的發展有著良好的前景。為了適應近年原料價格波動,石油化工企業正在採取多種措施。例如,生產乙烯的原料多樣化,使烴類裂解裝置具有適應多種原料的靈活性;石油化工和煉油的整體化結合更為密切,以便於利用各種原料;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新催化劑的採用,提高產品收率,降低生產過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調整產品結構,發展精細化工,開發具有特殊效能、技術密集型新產品、新材料,以提高經濟效益,並對石油化工生產環境汙染進行防治等。
參考書目
L.F.Hatch and S.Matar FromHydrocarbons toPetrochemicals,Gulf Pub. Co., Houston,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