鰟鮍魚

藥材名稱:糠谷老

名稱出處:《山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粟白髮(《中國藥用真菌》),老穀穗、看谷老、

谷、老

谷(《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霜黴科指梗霜黴屬真菌禾生指梗黴寄生於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Panicum talicum L.)後而產生的糠秕的病菌穗。

原植物:禾生指梗黴Sclerospora graminicola(Sacc.)Schrnidt.,又名禾指梗黴(《中國的真菌》)。

形態:病原菌侵染寄主植株的整個或部分花序以後,花苞由於受到刺激而變成貂尾狀的病穗(花序)。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遊動孢子囊)世代和卵孢子世代先後出現在染病花序上。分生孢子梗(孢囊梗)長150~200cm,直徑16~20μm,頂端分枝2~3次,小分枝呈圓錐狀;分生孢子廣卵圓形或近球形,頂端具一乳狀突起,20~30×15~20μm,透明無色。卵孢子球形至長圓形,在藏卵管內,淡黃色或黃褐色,直徑25~40μm;藏卵器球形到長圓形,壁較厚,深黃褐色,內含一個卵孢子,直徑42~50μm。(圖見《中國藥用孢子植物》.314頁.圖466)

生境與分佈:寄生於粟、狗尾草、玉米等植物上,僅寄生於粟上者入藥。

生藥

採集:秋季收割粟米時採收,晒乾。

鑑別:病穗呈貂尾狀。花穎發展成畸形葉狀體,大多不實或間有少數子粒。用手搓時可散落棕色粉末狀的卵孢子。

藥性

性味:鹹,微寒。《新華本草綱要》:“味甘、鹹,性涼。”

功效:清溼熱,利小便,止痢,和中益腎,除熱解毒。

主治:尿道炎,痢疾,浮腫,小便不利,脾胃虛熱,反胃嘔吐等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山西中草藥》:“治尿道炎,小便澀痛:糠谷老16g,水煎服。” ②《山西中草藥》:“治體虛浮腫,心煩,口渴,小便少:糠谷老16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