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橘
藥材名稱:寒水石
名稱出處:《吳普本草》
概況
異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經》),淩水石(《別錄》),鹽精(《丹房鑑源》),水石、冰石(《石藥爾雅》),鵲石(《本事方》),鹽精石、泥精、鹽枕、鹽根(《綱目》)。
基源: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Mirabilitum.方解石Calcitum及石膏Gypsum的晶體。
原礦物:為硫酸鹽類礦物。
據《中藥大辭典》:“《本草》所載的寒水石,據考證應為芒硝的天然晶體,但近代寒水石藥材的商品,有紅石膏與方解石二種,前者多用於北方,後者多用於南方。”
生藥
採集:採掘出後除去泥土、雜石,洗淨,晾乾。方解石主產於華東、中南及四川、河南。紅石膏主產於遼寧、吉林、河北、甘肅。
鑑別:方解石菱面體形,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表面平滑。三方晶系,晶體為菱面體,也有柱狀或板狀者,有完全的解理,故晶體可沿三個不同方向劈開,無色或乳白色,但有時被混入物染成各種色彩,如灰色、黃色等,具玻璃光澤,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質堅硬而脆,硬度3,比重2.7,條痕為白色或淡灰色。滴加稀鹽酸溶液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泡。
紅石膏扁平塊狀或片狀,大小不等;粉紅色,略有光澤,表面凹凸不平,側面有縱紋理。質硬,硬度1.5~2,比重2.3,條痕白色,易砸碎,斷面粉紅色,細纖維狀。
加工炮製:煅寒水石 取淨寒水石,置適宜容器中,用無煙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或打碎。
貯藏:置乾燥處,防塵。
藥性
性味:辛、鹹,寒。 ①《本經》:“辛,寒。” ②《綱目》:“辛、鹹。”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辛、鹹,寒。”
歸經:入心、胃、腎經。 ①《綱目》:“入腎走血。” ②《本草新編》:“入胃經。”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太陰、陽明經。”
功效:清熱降火、利竅、消腫。
主治:時行熱病,積熱煩渴,吐瀉,水腫,尿閉,齒衄,丹毒,燙傷。 ①《本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②《本草經集註》:“解巴豆毒。” ③《別錄》:“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小腹痺。” ④《醫學入門》:“治小兒丹毒,燒為末,醋調敷之。” ⑤《綱目》:“治小便白,內痺,涼血降火,止牙疼,堅牙明目。” ⑥《醫林纂要》:“除妄熱,治天行大熱及霍亂吐瀉,心煩口渴,溼熱水腫。” ⑦《本草求真》:“敷湯火傷。” ⑧《本草求原》:“治心腎實熱。” ⑨《全國中草藥彙編》:“主治發熱煩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痛。外用治燒、燙傷。用量6~9g。外用適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畏地榆。” ②《本草求真》:“虛人熱浮,切忌。” ③《本草經疏》:“凡陰虛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熱骨蒸,並脾胃作瀉者不宜服。”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青黛,治小兒熱性病。 ②配豬膽汁,水調外搽,治小兒丹毒,面板熱赤。 ③配黃連、甘草,治傷寒發狂。 ④配石膏、青黛,治溫病高熱,煩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⑤配滑石、葵子,治男女轉脬。 ⑥配石膏、滑石、甘草,治臟腑積熱,天行時氣疫熱,以致煩滿消渴。 ⑦配硃砂、甘草、腦子,治牙齒內出血。 ⑧配石膏、竹茹、金銀花,治暑、溫邪在氣分。
方選和驗方: ①龍腦甘露丸(《姚僧坦集驗方》)治風熱心躁,口乾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寒水石(燒半日,淨地坑內,盆合,四面溼土壅起,候經宿取出)2500g,入甘草末、天竺黃各60g,龍腦0.6g,糯米膏丸,彈子大,蜜水磨下。 ②青解毒丸(《冉雪峰大同方劑學》)治五臟積熱,毒氣上攻,頭面發熱,咽喉腫痛,脣口乾燥,兩頰生瘡,精神恍惚,心忪悶亂,及傷暑毒,面赤身熱,小兒驚風潮熱,頰赤煩渴等症:寒水石、石膏各500g,青黛250g。上研如粉,入青黛和勻,蒸餅7個,水調,丸如雞頭大。每服1丸。食後新汲水化下,或細嚼生薑水下亦得。 ③《方脈正宗》:“治五臟六腑積熱,天行時氣疫熱,以致煩滿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15g,甘草6g。研末。每服3g。白湯調服。” ④鵲石散(《本事方》)治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逾牆上屋:寒水石、黃連(去須)各等份。上細末,每服6g,濃煎甘草湯,放冷調服。 ⑤《永類鈐方》:“治男女轉脬,不得小便:寒水石60g,滑石30g,葵子15g。為末。水2000ml,煮1000ml,時服,200ml即利。” ⑥寒水石薄(《千金翼方》)治瘡癰:寒水石、黃柏、黃芪、黃連、大黃、石膏、梔子各10g,白蘞20g。上8味,搗篩為末,粉粥和如泥。塗故布薄腫上,幹則易之。(注:“薄”也是一種軟膏,同時也是一個動詞,表示貼敷的含義。) ⑦滑石散(《太平聖惠方》)治轉胞,小腹急痛而脹,不得小便:寒水石60g,滑石、血餘炭、車前子、木通(去皮節)各30g,冬葵子15g。為粗末,水煎,時時服。 ⑧寒水石湯(《千金翼方》)治身中大熱,心胸煩滿:寒水石150g,前胡、黃芩、茯苓、澤瀉各90g,柴胡、白朮、牛膝、甘草各60g,杏仁20枚。水煎服。 ⑨寒水石散(《千金翼方》)治因飲酒致肉疸,飲少,小便多,白如泔色:寒水石、白石脂、瓜蔞各5份,菟絲子(酒漬)、知母、桂心各3份。為細末,每服3g,麥粥送下,1日3次。 ⑩《普濟方》:“治牙齒內血出,並有竅眼,時時吐血:寒水石粉、硃砂、甘草、腦子。上等份,為細末。每用少許,幹摻有竅處。” ⑾寒水石散(《蘇沈良方》)治小兒因驚心氣不行,鬱而生涎;及心熱不可安臥:寒水石、滑石各90g(水研無聲),生甘草粉30g。為散,量兒大小服用,熱用冷水下,寒用溫水下。加冰片更良。 ⑿蝌蚪拔毒散(《醫宗金鑑》)治無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疫喉遺毒腫痛等疾:寒水石、淨皮硝、大黃各60g,蝌蟲水(於初夏收蝌蚪壇內,泥封口埋至秋天成水)200ml。將諸藥為細末,入蝌蚪水內,陰乾研勻,收貯每用少許,冷水調塗。 ⒀《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燒傷:寒水石、爐甘石、赤石脂、生石膏各150g,冰片6g,共研細粉(前4味藥先研、冰片另研後入)。用1%鹼水清創,將粉加適量香油調成糊狀,輕塗在傷面上,不必包紮(臂、背等處可在塗藥後貼一層油紙以防沾汙衣服),每日早晚用鹼水洗淨後再塗藥,直至癒合。治療期間每日可服牛黃解毒丸1~2丸。” ⒁《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溼疹:寒水石1份,生石膏2份,爐甘石3份,滑石粉4份,共研細粉,加適量複方鬆溜油(鬆溜油15g,百里香酚(麝香草酚)、氧化鋅各1g,水楊酸5g,加凡士林100g)調成膏,塗患處。” ⒂《全國中草藥彙編》:“治子宮脫垂:煅寒水石15g,青木香、山柰、五味子、木香各6g,訶子、食用鹼、光明鹽各9g,烏梢蛇4.5g,共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4.5g,溫開水送服。” ⒃《陝西中醫驗方選編》:“治哮喘經久不愈:寒水石30g,鵝管石30g,淡豆豉15g,萊菔子30g,核桃仁10個,山楂10個。600ml水煎之,以核桃仁,山楂煮熟為宜,1次吃桃仁2個,飲藥汁3~5杯。” ⒄清熱丹(《中國藥物大全》)治實火熱毒,身熱煩渴,頭痛目赤,齒齦腫痛,咽喉腫痛,大便祕結:寒水石、石膏、黃芩、滑石、大黃、梔子、知母、甘草(制)、黃柏、雄黃、冰片。蜜丸,每丸5g。1次1丸,1日2~3次,口服,溫開水送下。
單方應用:①《本草匯言》:“治小兒丹毒,面板熱赤:凝水石15g,水調和豬膽汁塗之。” ②《衛生易簡方》:“治燙火傷灼:寒水石燒研敷之。”
醫藥家論述
①李時珍《綱目》:“凝水石其氣大寒,其味辛鹹,入腎走血,除熱之功,同於諸鹽。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則是長石、方解石。用者詳之。” ②繆希雍《本草經疏》:“凝水石,《本經》味辛氣寒,《別錄》加甘,大寒無毒。《經》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又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大寒微鹹之性,故主身熱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及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也,易飢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陽陰之邪熱,故能止渴不飢。水腫者溼熱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氣上溢於腹,而成脾痺,辛鹹走散之性,故能除熱利竅消腫也。療腹中積聚者,亦取其辛散鹹軟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雲鹽之精,則與石膏、方解石大相懸絕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隱君復雲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難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別。生鹵地,味辛鹹,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氣大寒,能除有餘邪熱。《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宜之,諸溼腫滿屬脾土者忌之,大宜詳審,慎勿有誤。” ③張璐《本經逢原》:“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本經》治腹中積聚,鹹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鹹能降火也。《金匱》風引湯,《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餘之邪熱也。如無真者,戎鹽、玄精石皆可代用,總取鹹寒降洩之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