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條槭

藥材名稱:穿心草

名稱出處:《廣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穿錢草、頂心風(《廣西中草藥》),穿心蓮、獅子草(《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基源:為龍膽科穿心草屬植物穿心草的全草。穿心草屬全世界約30種,中國產2種,均入藥。

原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a(Lévl.et Vant.)Hand-Mazz.(Euphorbia lucidissima Lévl et Vant.),又名串錢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黃綠色,圓柱形,多分支,枝柔弱。基生葉對生,具短柄,卵形;中上部莖生葉呈圓形的貫穿葉,直徑7~20mm,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具突出的網狀脈紋。復聚傘花序呈假二叉狀分枝,具多花,有葉狀苞片;花5數;花萼鍾狀,長5~6mm,萼筒膜質,萼齒甚小,不整齊,三角形,長1~1.5mm;花冠白色或淡黃白色,鐘形,長6~8mm,裂片整齊,矩圓狀匙形,長2~2.5mm,先端鈍圓;雄蕊著生於冠筒上部,與裂片互生,近整齊,花絲絲狀,長1.5~2mm花葯不完全發育,橢圓形,長0.7~1mm;子房1室,無柄,矩圓形,長3.5~4mm,花柱絲狀,長2~2.5mm,柱頭小,頭狀。蒴果內藏,無柄,寬矩圓形,長4~5mm;種子多數,扁平,黃褐色,近圓形,直徑0.4~0.5mm。花果期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382頁.圖4717)

生境與分佈:生於石灰岩山坡較陰溼的巖壁下或石縫中。分佈於廣西、貴州。

生藥

採集:秋、冬季採收全草。

藥性

性味:①《廣西中草藥》:“微甘、微苦,平。”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微苦,涼。”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肺熱咳嗽,肝炎,鉤端螺旋體病,黃疸,胸痛,胃痛,跌打內瘀,毒蛇咬傷。 ①《廣西中草藥》:“理氣、止痛、止咳。治肺熱咳嗽,心胃氣痛,毒蛇咬傷。”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涼肝膽,活血止痛。治黃疸,肝炎,胸痛,胃痛,跌打內傷。”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腸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治毒蛇咬傷用量加倍。外用:煎水洗。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傳染病》:“治鉤端螺旋體病:金貓頭、巖澤蘭、穿心草、巖鬆(均鮮草)各4.5g。水煎,分3次服。喉痛者加野花椒全株45g;鼻出血者,用鮮酢漿草搗爛沖服。外用欖茶樹葉、香椿樹葉、香椿樹皮、臭茉莉葉、追山虎葉、酸湯稈全草各500g煎湯,每天洗2次。” ②《廣西中草藥》:“治肺熱咳嗽:穿心草15g,乾紅薯葉15g。水煎服。”

單方應用:《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腸炎、毒蛇咬傷:穿心草9~15g水煎服。治毒蛇咬傷用量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