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雀

藥材名稱:扁豆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白扁豆(《中藥志》、《中國藥典》),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蛾眉豆,沿蘺豆(《綱目》)。

基源:為豆科藊豆屬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藊豆屬全世界約50種;中國8種,其中4種藥用。

原植物:扁豆 Dolichos lablab L.,又名茶豆(江蘇),膨皮豆、南豆、小刀豆(廣東、廣西)。

歷史:本品始見於《別錄》。《圖經本草》載:“大葉細花,花有紅白二色,莢生花下,其實有黑白二種,入藥用白者。”《綱目》載:“藊本作扁,莢形扁也,葉大如杯,因而有尖,其花狀如小蛾,有翹尾形。”以上記載與當今之扁豆確是相同。

形態: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莖呈淡紫色或綠色,無毛。3出羽狀複葉;托葉披針形;頂生小葉菱狀寬卵形,長5~9cm,寬6~10cm,兩面被疏毛。側生小葉長9~10cm,寬4.5~11cm,先端短漸尖,葉脈被毛。總狀花序腋生,長1.5~2.5cm,花序軸粗壯;花2至多數;小苞片2,後脫落;萼鍾狀,萼齒5,上面2齒近合生;花冠紫紅色或白色,長約2cm,旗瓣扁圓,基部二側有耳;龍骨瓣狹窄;二體雄蕊(9∶1);子房被絹毛,基部具腺體,花柱近頂端有白髯毛。莢果扁,倒卵長圓形或鐮刀形,長5~8cm,寬約2cm,微被柔毛,有喙。種子2~5,色白、黑、紫黑,扁長圓形,長約0.8cm。花果期7~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516頁.圖2762)

生境與分佈:中國各地廣為栽培。日本、朝鮮、印度亦有。

生藥

採集:秋末種子成熟時摘下莢果,晒乾,取出種子,再晒至全乾。藥材主產於安徽合肥、阜陽、六安,陝西大荔,湖南臨湘、湘鄉,河南商丘、開封、武陵,浙江湖州、建德,山西榆次、長治。

鑑別

性狀:種子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0.8~1.3cm,寬6~9m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有時可見棕黑色斑點,一端有隆起的白色眉狀種阜,剝去後可見凹陷的種臍,緊接種阜的一端有珠孔,另端有短的種脊。質較硬。種皮薄而脆,子葉肥厚,黃白色,角質。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以粒大、飽滿、色白者為佳。

顯微 種子橫切面: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種臍部位則為2列,壁自內向外漸增厚。表皮下為1列支柱細胞,種臍部位為3~5列,啞鈴狀,多切向延長;內側細胞呈頹廢狀。子葉細胞含眾多澱粉粒。種臍部位柵狀細胞的外側有種阜,細胞類圓形或不規則長圓柱形,含澱粉粒;內側有管胞島,壁網狀增厚,其二側有星狀細胞。(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301頁.圖189) 粉末:黃白色。 ①澱粉粒極多,單粒類圓形、卵圓形、廣卵形、腎形、圓三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39μm,長約至46μm,臍點少數明顯,點狀、十字狀、裂縫狀,有的開裂;復粒偶見,由2分粒組成。 ②種皮柵狀細胞橫斷面觀較細長,長110~213μm,2列者(種臍處)長26~102μm,寬5~26μm,外壁極厚,有縱溝紋,側壁上部增厚,中、下部稍厚,內壁薄,光輝帶位於細胞近外緣;頂面觀類多角形,壁極厚,孔溝細密,胞腔細窄。 ③種皮支援細胞1列,或有多列,斷面觀啞鈴形,長20~125μm,外壁及內壁薄,側壁中部厚至14μm。 ④種阜細胞柵狀、類長圓形或不規則形,長至280μm,直徑9~70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械目杉感『嵯蛭瓶祝荒誄瀆感〉矸哿! ⑤星狀細胞不規則形,分枝寬而短,細胞直徑13~43μm,壁厚3~10μm,胞腔內含棕色物。 ⑥子葉細胞含澱粉粒。(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519頁.圖253)

理化:取樣品粉末0.5g,加70%乙醇7ml,沸水浴上加熱2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0.2ml,吸取20μl點於矽膠G板上,以天冬醯胺、亮氨酸為對照,以正丁醇-醋酸-水(3.1∶1)和酚-水(75∶25)為展開劑,雙向展開,展距10cm,噴1%茚三酮丙酮液,於105℃烤5分鐘顯色。(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301頁.圖190)

加工炮製:炒扁豆 取原藥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有香氣逸出,取出放涼。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蛋白質、脂肪、澱粉、胡蘿蔔素、磷脂、豆甾醇、氰甙、泛酸、維生素B1、C、Ca、P、Fe、Zn、蔗糖、葡萄糖、水蘇糖、棉子糖、麥芽糖、植酸鈣鎂、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劑、澱粉酶抑制劑、酪氨酸酶等[1,2],又含D-α-氨基丁酸(D-α-Amino-n-butyric acid)、扁豆素(Do-licholide)、扁豆甾酮(Dolichosterone)、高扁豆素(Ho-modolicholide)、高扁豆甾酮(Homodolichoste-rone)、菜油甾素(Brassinolide)、卡斯它甾酮(Castasterone)、6-脫氧卡斯它甾酮(6-Deoxocastasterone)、6-脫氧扁豆甾酮(6-Deoxodolichosterone)等[3,4]。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學.中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76:469。


[2] CA 1983;98:177767e 1983;99:172817g。


[3] CA 1976;85:119632c。


[4] CA 1985;102:5930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