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藤

藥材名稱:海風藤

名稱出處:《本草再新》

概況

異名:風藤、巴巖香(《中藥志》)。

基源: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風藤及山蒟的藤莖。

原植物:風藤Piper futokadsura Sieb.et Zucc.[P.kadsura(Choisy)Ohwi,P.hancei Maxim.]和山蒟Pipei hancei Maxim.

形態:風藤為木質藤本,莖有縱稜,節上生根。葉近革質,具白色腺點,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6~12cm,寬3.5~7cm,頂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葉面無毛,背面常具短柔毛;葉脈5條;葉柄長1~1.5cm;葉鞘僅限於基部具有。花單性,雌雄異株,聚整合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長3~3.5cm;總花梗略短於葉柄,花序軸被微硬毛;苞片圓形,近無柄,盾狀,葉面具白色粗毛;雄蕊2~3枚,花絲短。雌花序短於葉片;總花梗與葉梗等長;苞片和花序軸與雄花序的相同;子房球形,離生,柱頭3~4,線形,被短柔毛。漿果球形,直徑3~4mm。花期5~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0卷.第1分冊.49頁.圖版16∶7-9)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海拔林中,攀援於樹上或石上。分佈於中國臺灣、福建、浙江等。日本、朝鮮亦有分佈。

山蒟與風藤的主要不同之處為除花序軸和苞片柄外均無毛;葉脈5~7條,葉鞘長約為葉柄的1/2;雄蕊2枚,柱頭4,稀3。生於山地溪澗邊、密林或疏林中,攀援於樹上或石上。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雲南。

生藥

採集:8~10月割取莖藤,除去根及葉,晒乾。藥材主產於福建、浙江、臺灣。

鑑別:莖藤扁圓柱形,微彎曲,長15~60cm,直徑3~7m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縱向紋理,節膨大,節間長4.5~9cm,節上不定根長短不等。質輕而脆,折斷時纖維狀,皮部窄,木部灰黃色,有許多小孔,射線放射狀,灰白色,木部與皮部交界處小洞成環狀,中央有灰褐色髓。氣清香,味辛。以莖條粗壯、均勻、氣香者為佳。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風藤莖、葉含細葉青蔞藤素(Futoxide,巴豆環氧素,Crotepoxide)(1)、細葉青蔞藤烯酮(Futoenone)、細葉青蔞藤醌醇(Futoquinol)、細葉青蔞藤醯胺(Futoamide),其中細葉青蔞藤素含量較高,且有抑制腫瘤的作用,還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揮發油,油中主含α-蒎烯(α-Pinene)、β、蒎烯、檸檬烯(Limonene)、香檜烯(Sabinene)、莰烯(Camphene)、異細辛醚(Isoasarone)[1]。

葉中含昆蟲拒食劑胡椒烯酮(Piperenone)(2)[2]和異細辛腦(Isoasarone)[3],抑制小鼠路易士肺癌的細葉青蔞滕素[4]。木脂素Isofutoquinol A、B,Isodihydrofutoquinol A和B[5]。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劑5-烯丙基-2(3,4-二甲氧基苯基)-3aα-甲氧基-3-甲基-2,3,3a,6-四氫-6-氧代苯並呋喃(5-Allyl-2(3,4-dimethoxyphenyl)-3aα-methoxy-3-methyl-2,3,3a,6-tetrahydro-6-oxobenzofuran)[6]。新木脂素海風藤酮(Kadsurenone)(3)、海風藤任甲(KadsurinA)(4)、海風藤任乙(KadsurinB)(5)[7,8]。其中海風藤酮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劑[9]。從海風藤中(P.kadsura)還分得二環辛烷類(Bicyclooctanoid)新的木脂素,有海風藤素(Kadsurenin)A(6)、B(7)、C(8)、G(9)、H(10)、I(11)、J(12)[10~12]。

從山蒟藤莖中分離得到5種木脂素類化合物,即海風藤酮(Kadsurenone)、玉蘭素(Denudatin)B和山蒟素(Hancinone;7S,8R,3′S1′-烯丙基-3′-甲氧基-7-(3,4-次甲二氧基苯基)-7,8,3′,6′-四氫-6′-氧苯並呋喃)[13],山蒟醇(Hancinol)(13)和布薔薇木素(Burchellin)(14)以及3個生物鹼:風藤醯胺(Futoamide)、蓽拔明寧鹼(Piperlonguminine)和N-異丁基-反-2-反-4-癸二烯醯胺[14]。山蒟中還含有2個木脂素山蒟素B(Hancinone)(15)和山蒟素C(Hancinone C)(16)以及細葉青蔞藤素(Crotepoxide)、β-谷甾醇等[15]。後又分得山蒟素D(Hancinone D)[16]。

參考文獻

[1] Phytochemistry 1969;8(1):321。


[2] CA 1975;83:114121j。


[3] CA 1976;85:74906b。


[4] Tetrahedron Lett 1975;(37):3187。


[5] Tetrahedron Lett 1976;(48):4371。


[6] CA 1985;103:200867v。


[7] Phytochemistry 1985;24(9):2079。


[8] J Chromatogr 1989;484:369。


[9] CA 1989;111:33353f。


[10] Chin Chem Lett 1992;3(7):521。


[11] Chin Chem Lett 1992;3(8):635。


[12] Chin Chem Lett 1991;2(8):623。


[13] 藥學學報 1986;21(5):361。


[14] 藥學學報 1987;22(3):196。


[15] 植物學報 1987;29(3):293。


[16] 藥學學報 1989;24(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