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睛瘡
[拼音]:Dunhuang yixue wenxian
[英文]:Medical Manuscripts from the Dunhuang Caves
以甘肅敦煌莫高窟所藏醫學卷子本為主的一批出土的隋唐及其以前的醫學文獻。1900年,在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40 000餘件手寫本和少量的木刻本。國內外學者視這批文獻為珍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成果斐然,以致形成了新興的國際顯學——敦煌學。醫學文獻只佔敦煌文獻的很小一部分。自敦煌文獻發現之後,我國又陸續在新疆、甘肅、青海、四川等地發現了許多古卷子寫本,其中也有少量的醫學文獻。現代學者一般將它們歸入敦煌醫學文獻進行研究。
目前敦煌文獻除北京圖書館藏有一萬餘卷之外,其餘都為當時英、法、俄、日等國探險者所獲,收藏於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立圖書館,以及德國、俄國、日本、美國、印度等國。據馬繼興研究,現存於國內外的敦煌醫學卷子約有93種,其內容涉及醫經、五臟、診法、傷寒、醫方、本草、鍼灸、養生等方面。這些醫學文獻的年代多撰成於六朝及其以前,也有部分系隋唐時期的醫學文獻。這些文獻中有許多長期失傳的醫藥古籍,以及一些流傳至今的古籍最早的傳寫本。它們最能反映早期醫學文獻原貌,因而對研究中國醫藥發展史,澄清醫藥文獻的部分疑難問題,以及對校勘、補缺和探求宋以後木刻本的源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例如“五臟論”一類的文獻在《漢書·藝文志》中就已著錄多種,但宋以後已罕見原書。因此,後世對這類以討論臟腑學說為中心的古代醫書原貌知之甚少。敦煌出土的《張仲景五臟論》、《明堂五臟論》、《耆婆五臟論》等,使古代臟腑理論研究有了新的依據。
醫方本草是敦煌醫學文獻的主要部分。出土的張仲景的《傷寒論》卷子殘卷,其文字內容更接近原始原貌,可以用來校正宋代以後通行的各種《傷寒論》刊本之疏誤和遺漏。敦煌出土的卷子本草類著作有9種之多,其中《本草經集註》殘卷保留了將《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用朱、墨分書的原始形態。唐代政府組織編撰的《新修本草》,以及唐代孟詵《食療本草》的殘卷,為現代輯佚復原這些本草名著提供了珍貴材料。此外,20餘種醫方殘卷記載了豐富的病種和所用藥方,可以充分反映唐以前醫家寶貴的臨床經驗。
20世紀有關敦煌醫學文獻的研究日益增多並不斷深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少數敦煌出土的醫藥專著。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研究者們在原始資料的複製方面致力尤多。隨著世界敦煌學的發展和複製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對敦煌出土文獻陸續影印出版,從而促進了敦煌文獻的研究。90年代以來,中國有關敦煌醫學文獻的系統研究蓬勃開展,出版了《敦煌古醫籍考釋》等多種學術專著。目前,敦煌醫學文獻的研究作為敦煌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