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鱗蓋蕨

藥材名稱:荻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基源:為禾本科荻屬植物荻的全草。荻屬全世界有3種:中國有2種,其中有1種入藥。

原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Maxim,)Nakai[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Maxim.)Benth.],又名野葦子(山東),紅柴(江蘇),巴茅根(《全國中草彙編》)。

形態:多年生草本,具發達被鱗片的長匍匐根狀莖。稈直立,高1~1.5m,有10多節。葉鞘無毛;葉舌長0.5~1mm;葉片寬線形,扁平,長20~50cm,寬5~18mm,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兩面無毛。圓錐花序疏展成傘房狀,長10~20cm,寬約10cm;小穗成對著生,一具長柄,一具短柄,均為兩性,基盤具長為小穗2倍的絲狀柔毛;第一穎2脊間具1脈或無脈,頂端膜質長漸尖,第二穎等長於第一穎,有3脈,背部無毛或有少數長柔毛;第一外稃及第二外稃均無芒。穎果長圓形,長約1.5mm。花期8~10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1092頁.圖694)

生境與分佈:生長於山坡草地和平原崗地、河岸溼地。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甘肅、陝西、河南等地。日本、朝鮮、西伯利亞及烏蘇裡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根莖含有糖類[1]。葉含有環狀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Circular doublestranded DNA)[2]。所含的多糖包括3種糖[3].葡聚糖(70.6%)、木聚糖(24.2%)、阿聚糖(5.3%)。抗鹼纖維素總含量80.05%,抗鹼半纖維素總含量20.61%。

參考文獻

[1] CA 1977;87:180805n。


[2] CA 1990;112:93161x。


[3] CA 1986;105:2064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