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痛的邊緣的讀後感

愛與痛的邊緣的讀後感

  我讀了郭敬明的小說《愛與痛的邊緣》,心裡萌生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是歡喜?是憂愁?不不,都不是。

  在文章中,小四的好朋友小A說他:不要瘋的像孩子。大多數的朋友都認為小四就是個沒有憂傷的孩子,手中握著大把大把的幸福,甚至有時候不懂得珍惜而肆意的揮霍。其實不然,他們看到的只是小四明朗的一面,畢竟快樂是可以共享的,而憂傷則不。憂傷是嵌在心裡的'不可名狀的灼熱,不可言說。小四有多麼憂傷,我們並不知道。

  從《七天裡的左右手》中,小四那些詼諧、幽默又帶著幾分積極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的失落、孤單,看到了他心愛的寫作,心愛的中文系,最終化為一縷青煙......

  我何嘗沒有看到自己的未來?自己的青春?看似前途光明可不知路在何方。哪怕是羊腸小道,哪怕是泥濘小路。

  大人們總說:你的生活比蜜都甜,那裡吃過我們那個年代的苦!你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對。我們是沒有經歷過戰亂、饑荒,但我們現在經歷的是什麼?高考的壓力、血液的困惑、獨生子女的孤單......你們從小就在兄弟姐妹的身邊,你們知道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嗎?知道家裡父母只有你一個孩子對你望子成龍的期待嗎?這種壓力你們能體會嗎?高考制度下孩子是什麼感覺?你們不知道。(小四原話)

  所以,大人麼麼看到的只是我們的幸福,而憂傷,她們真的看不見。

  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