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教育的邊緣》讀後感
《走在教育的邊緣》讀後感
《走在教育的邊緣》讀後感1
《走在教育的邊緣》是我讀劉鐵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這本著作,研究的問題深入、具體,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書為三方面:堅持理想、沉思現實和扣問心靈。每一方面的題目就給人以靈魂深處的思維跳躍。學習了這本著作後,有一點感受。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我們的學生:他們的意志品質尚未形成,自制力較差,因而導致某些學生對有些錯誤明知故犯,甚至一錯再錯。他們對道德評價標準掌握不準,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導致某些學生犯了錯誤也不知錯在哪裡。所以教師要寬容他們,寬恕他們的過錯,允許他們犯錯誤,理解他們,並能容納各種型別的,特別是有缺點、犯過錯誤、傷害過自己的學生。
教師用“寬容”對待學生,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會使師生關係更融洽,交流更多,教學的效果自然更好,教書育人的目的也就容易達到了。
要用好寬容,那麼對於學生所犯錯誤,教師應努力做到:課上出現問題,儘可能放在課後處理,切忌在課上就和學生計較起來,甚至把學生趕出教室等;對於犯錯誤的學生,不可隨便停其課,或把他趕回家和家長一起來校承認錯誤、作出保證等,這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也會招致學生及家長的反感
正如教育家誇美紐斯所言:我們應該模仿天上的太陽,它把光、熱與生氣給予整個世界,讓凡是能夠生存、興旺和能夠發芽的東西都可以生存、興旺和發芽。老師的寬容與諒解造就了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更造就了一顆顆健康明朗的心靈,在老師的寬容之下,同學們會看到希望的曙光,在老師的善意的尊重與信任中,同學們會更加自律與自強,充分發揮內在潛能,日異其能,歲增其智,創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其次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停留在有望升學的學生身上,應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發展。要用自己的愛教學生學會愛。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育人”,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懂得做人的道理,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終使他們以健全的人格在社會上安居樂業,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人才。新課改也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物件,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關注的實質就是真愛、平等和公正。身為人師,應該擁有一個滿浸著人間大愛的靈魂,真正地愛著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牽掛他們。沒有愛的教學是蒼白的,不懂得愛的教師是貧乏的,因為愛是教育的真諦。同時關注學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學生,尊重他們。公正地對待學生,是我們教師人格的體現,是現代教育的理念。我們要讓每個學生看到一生的希望,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愛,一個都不能少。偏愛一小部分學生,往往會傷害一大部分學生的心,嚴重影響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意志品質方面較差的學生,作為教師,不要歧視他們,相反給他們以格外的關照。而且,對於這些學生,激勵永遠比批評更奏效,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是至關重要的。公正地善待每個同學將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也將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要的、積極的影響。
《走在教育的邊緣》讀後感2
偶然得到了這本《走在教育的邊緣》,因為成為了自己的書,所以也沒急著去看,反而將它擱置一邊任其生灰塵.直到一天翻開,我就覺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這本書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教育,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教育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全書以一個"教育"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嗎?
劉鐵芳先生對於目前教育改革現狀並不樂觀。他認為,世紀之交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層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內涵本身的深化。深度體制化之中的教育日 漸成為一種越來越精緻的技術,而不關心這種實踐樣式本身的教育價值與意義,教育缺少了內在的靈魂。認為,在一個話語時尚、口號迭出的時代,應更多地關注教 育的基本問題,如,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應關注每一個教育行為的價值意義,以期在觀念層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義和技術主義,從而努力提升教育的 品格。同時,他還主張,教育改革步子要穩,腳踏實地,反對過於理想化、急功近利,應以平和的心態審視教育。雖然劉鐵芳先生被世人稱作“現代教育家”,但他 並不認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兒,喜歡在時下流行的教育觀點之中來一點反向的思考,是個“獨守在寂寞的書櫥邊,秉持心中那一脈細細燃燒的理想之火躑躅而 行”的人。
以上是我對此書作者觀點和心態的一個大致的理解。結合成人高校教育,我有言想發的有三點:
一、尊重、審慎對待傳統教育
作者首先在《“靠”教育生存與“為”教育生存》一文中提出了教師教育創新的三個內容:
第一,教育觀念的創新。教師一方面立足自身生活經驗積累的同時,要積極接納外在優秀教育理念,保持個人教育思想空間的源頭活水,在個人教育經驗與外在教育知 識的不斷交流碰撞之中,獲得個人鮮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長生成。第二,個人知識的創新。包括知識的更新,知識結構的更新。第三,教育行為的創新。教師的教育創 新最終要落實到教師的教育行為之中,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
這三個創新內容是有機聯絡在一起的,有理論有實踐。教育觀念的創新與個人知識的創新,需要教師以開放的胸懷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學習,“吐故納新”。缺少這方面 的創新,教師可以一時穩穩地站在講臺上,但缺少後勁,他的教育生命只能是曇花一現。真正難的`還是教育行為的創新,即如何把“鮮活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取 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教育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深厚積累的基礎上勇於開拓,也需要理性思考和腳踏實地的精神。有時候,我們的一種創新似乎很“時尚”, 但往往忽略了傳統教學的某些合理的成分,似乎反傳統的就是創新,這是一個思想誤區。例如,我們講,教師不能“滿堂貫”,要把學生看成是社會獨立的個體,強 調尊重、民主、平等、交流、教學相長,有些教師就不顧課型一味地“師生互動”,一問一答,把個課堂搞成聊天室,表面上看,課堂很活躍,但是否真正達到了教學目的就很難說了。其實,“互動式”教學,主要是透過教師課前對所教內容、教法的精心設計,課上透過引 導、提問與傾聽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是不能變的。被實踐證明好的傳統教學經驗是不能丟 的,知識還是要透過教師系統的傳遞,只不過在在講述、提問、傾聽等環節更強調技巧和靈活運用。課堂該“熱鬧”的時候就“熱鬧”,該“安靜”的時候也要安 靜。課型不同,考試方式也是有區別的,如果是“史”、“概論”等類課程,原理、概念、基礎知識是主要內容,閉卷考試是傳統的也是比較好的一種考試方式,通 過客觀題與主觀題、難易程度的合理配置,可以達到督促學生全面複習、檢查、提高所學課程的目的。如果一味地強調考試製度的創新,一定要做反傳統的創新,把 個閉卷考試改為開卷或是“答辯”式的考試,似乎不如此就不是創新,我想這是不符合實際的,也反映了某些教學管理幹部改革內涵認識的淺薄。
總之,教育創新是時代的要求,固守舊的教育傳統,停滯不前,是不可取的,因為教育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同時,教育要有符合教學實際的創新,任何 激進的、反傳統的未必就是好的、對的。正如作者在《質疑創新教育》一文所說的,“任何教學都是一定歷史傳統中的教學,儘管現實中的教學有許多不足,但它們 也是在教育的歷史程序中逐漸積澱起來的……要想透過我們的理想設計,構造一套完全取代現實教學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缺乏冷靜、客觀、辨證的心 態,一味地強調創新,很容易導致走極端,導致對歷史傳統價值的漠視。過多地渲染創新,也不利於在年輕一代教師培養審慎的歷史觀和對教學傳統歷應有的尊 重。”而“在教育與現實之間,審慎是一種十分必要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