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茅
藥材名稱:牛耳楓子
名稱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概況
異名:土鴉膽子(《廣西中藥志》)羊屎子(《中藥材手冊)牛耳鈴(廣西)。
基源:為虎皮楠科虎皮楠屬植物牛耳楓的果實。
原植物:牛耳楓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歷史:本品為廣西地區用藥,認為具有鴨膽子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認為誤用。《中藥志》第3冊予以收載。
餘項參見“牛耳楓”條。
生藥
採集:秋後果實成熟現藍黑色時採收,晒乾。
鑑別:果實卵圓形至卵形,長7~10mm,直徑5~6mm,表面藍黑色,有時附有淺灰色粉末,粗糙呈小粒狀,皺紋不規則,頂端常有2枚極短的點狀柱頭殘跡,基部有圓點狀凹入的果柄痕,有時可見棕色宿存花萼及果柄;果皮較薄。種子1粒,棕色。氣微弱,味略苦。
貯藏:置於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種仁含38.6%油,1.2%總生物鹼,從總鹼中已分離出牛耳楓鹼甲(Daphnicaline)、牛耳楓鹼乙(Daphnicadine)、牛耳楓鹼丙(Daphnicamine),還含少量反丁烯二酸(Fumaric acid)。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