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草
藥材名稱:石鯽
名稱出處:姚可成《食物本草》
概況
異名:華鰁(《魚類分類學》),老母豬魚、山鯽魚(《黑龍江流域魚類》),花石鯽、山鯉子(《中國藥用動物志》)。
基源:為鯉科動物華鰁的肉。
原動物:華鰁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Bleeker),又名石鯽、老母豬魚。
歷史:本品首載於姚可成《食物本草》,謂:“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熱毒。醃食更佳。”《中藥大辭典》和《中國藥用動物志》均收載。
形態: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隆起,腹部圓,無腹稜。頭較短,吻圓鈍,微突出。口下位,略呈馬蹄形。下嚥齒1行,齒端呈鉤狀,外側一個呈圓柱形。鰓耙外側8~9。脣稍厚,脣後溝中斷,間隔較寬。下頜前緣有較發達的角質層。口角1對短鬚。鱗中等大,側線鱗40~41。背鰭條3,7,不分枝,鰭條基部較硬,末端柔軟分節,起點距吻端比距毛鰭基為近。臀鰭條3,6,甚短。尾鰭分叉較淺。體背灰黑色,體側灰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有4條寬而垂直的黑色斑帶。各鰭為灰黑色,邊緣為白色。
生境與分佈:為中下層魚類。喜棲息在水質澄清,底層多泥沙的流動或靜止的水域中。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亦食少數的水生昆蟲、甲殼類、貝殼類和少數藻類及植物碎屑。幼魚的食物以搖蚊幼蟲為主。產卵在每年的4~5月間,東北地區較遲。生殖期間雄魚頭部出現珠星,身體也變為濃黑。雌體側表現在產卵管的延長。雌魚懷卵量少,約為有1000~2000粒,分批產卵。分佈於長江和黑龍江的幹、支流,以及各附屬的湖泊與河流。
藥性
性味:甘,平。
功效: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熱毒。
主治:《中國藥用動物志》:“水腫脹滿,黃疸,瘡毒等症。”
▸ 還魂草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