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白紙扇

藥材名稱:毛花點草

名稱出處:《貴州草藥》

概況

異名:波絲草(《貴州草藥》),雪藥(《四川常用中草藥》),遍地紅、狗斷腸(《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紅細草(《浙江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蕁麻科花點草屬毛花點草的全草。花點草屬全世界4種,中國約2種。

原植物:毛花點草Nanocnide lobata Wedd.(Nanochide Pilosa Migo),又名小九龍盤(《湖北植物誌》),連錢草苧麻(《福建植物誌》)。

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叢生,高達20cm,上部有分枝,被向下白色螫毛;根狀莖短。葉互生,葉柄長1~1.5cm,散生白色螫毛;托葉斜卵形,側生,分離,具螫毛;葉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與寬近相等,長1~2cm,頂端鈍圓,基部寬楔形或淺心形,邊緣有粗鈍齒,兩面散生白色螫毛,上面有細點狀鍾乳體;基出脈3條,外向二級側脈達齒尖。花黃白色;雄花序生於莖梢葉腋,短於葉片,不超出枝梢,總花梗短;雄花花被片5裂,裂片背面上部有刺毛1~2條,雄蕊5枚,伸出花被外;雌花序聚傘狀,生在上部葉腋或莖鞘,生於上部葉腋的有短總花梗,生於莖鞘的無總花梗;雌花花被片4裂,裂片不等大,被毛;子房卵形。瘦果卵形,有點準突起。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境與分佈:常生於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下或路旁、房舍附近和園地潮溼處。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及泥沙,陰乾或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苦,涼。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苦、辛,涼。”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酸,涼。”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咳嗽,瘡毒,痱疹,燙傷。 ①《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通經活血。治肺病咳嗽。” ②《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治瘡毒,痱疹。”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燙傷,火傷。” ④《全國中草藥彙編》:“燒燙傷,瘡癤,痱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外用:搗敷或菜油浸後外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湖南藥物志》:“治疔瘡癰腫,痱子:鮮毛花點草15~30g。水煎服,同時鮮毛花點草全草搗爛外敷患處。” ②《湖南藥物志》“治咯血:毛花點草30~60g。水煎服。”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燒傷:毛花點草全草500g,洗淨陰乾,菜油5000g。將全草浸泡於菜油中1個月以上。取上層油輕搽燒傷面。” ④《湖北中草藥志》:“治潮熱,咳嗽痰血:毛花點草30~60g,水煎服。” ⑤《湖北中草藥志》:“治瘰癧:毛花點草30g,鮮夏枯草1500g,蜂蜜適量熬膏。日服3次,每次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