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

藥材名稱:綿棗兒

名稱出處:《救荒本草》

概況

異名:地棗(山東、甘肅),老鴉蒜(甘肅、浙江),鮮白頭、雙芽(江蘇)。

基源:為百合科綿棗兒屬植物綿棗兒的鱗莖及全草。綿棗兒屬全世界約80種;中國1種,藥用。

原植物:綿棗兒Scilla scilloides(Lindl.)Druce[S.chinensis Benth.;S.japonica Baker;S.sinensis(Lour.)Merr.;S.thunbergii Miyabe et Kudo]

歷史:明代《救荒本草》已有記載雲:“綿棗兒一名石棗兒,出密縣山谷中生石間,苗高3~5寸,葉似韭葉而闊,瓦隴樣葉、中攛葶出穗,似雞冠寬穗而細小,開淡紅花微帶紫色,結小蒴兒,其子似大籃子而小,黑色,根類獨顆蒜,又似棗形而白。”所述皆指本種。

形態:草本。鱗莖卵圓形,長2~3.5cm,具短的直生根狀莖。葉基生,條形,長10~50cm,寬0.3~1cm。花葶直立,連同花序高20~60cm,果期有時長達70cm;總狀花序的花在開放前密集,開放後變疏離;花梗長2~7mm,具1枚細條型的膜質苞片;花粉紅色到紫色;花被片6,長圓形,長2.7~4mm,寬1.1~2mm,頂端常具增厚的小鈍頭;雄蕊與花被片近等長,花絲基部常擴大,擴大部分邊緣具細乳頭狀突起;花柱長1~1.8mm;子房卵球形,長1.7~2.8mm,基部收狹成短柄,每室有1胚珠。蒴果3稜狀倒卵形,長2~3~(5)mm;種子黑色。花果期7~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誌》.第5冊.464頁.圖7757)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600m以上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林緣。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中以及江蘇、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北部、四川木裡、雲南洱源、中甸。朝鮮、日本和原蘇聯也有。

生藥

採集:6~7月採收鱗莖或全草。藥材產於江蘇、浙江等地。

鑑別:鱗莖長卵形,長2~3cm,直徑0.5~1.5cm,頂端漸尖,殘留葉基,基部鱗莖盤明顯,其上殘留黃白色或棕色鬚根或鬚根斷痕,鱗莖外為數層鮮黃色膜質鱗葉,內部為白色疊生的肉質鱗片,富有粘性。氣微,味微辣。以新鮮、飽滿、不爛為佳。

化學性質

鱗莖含新的去甲基三萜類(Nortriterpene)、新的螺環去甲基三萜類(Spirocyclic nortriterpene)[1],又含果糖、蔗糖、澱粉、類似支鍵澱粉的多糖及類似菊糖的多糖、原海蔥甙甲(Proscillaridin A)及分子式為C15H20O4的有毒糖甙[2]。從鱗莖中分得新的去甲基三萜15-去氧優百合甾醇(15-Deoxyeucosterol)[3]及7個甙化合物:綿棗兒甙D-1、E-1~E-5、G1(Scillascilloside D-1、E-1~E-5、G-1)(結構式1~7),D-1的化學結構為15-去氧優百合甾醇3-O-α-L-鼠李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1→6)-β-D葡萄糖甙[4],鱗莖尚得4個新的環去甲三萜化合物(結構式8~12)[5]。(結構式見P637)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553。


[2]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711。


[3] CA 1982;96∶139665w。


[4] Chem Pharm Bull 1985;33(4)∶1756。


[5] Heterocycles 1982;17(Spel.Issue)∶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