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慄

藥材名稱:藥蜀葵

名稱出處:《中藥志

概況

基源:為錦葵科蜀葵屬植物藥蜀葵的根。蜀葵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有3種(包括栽培種),有2種供藥用

原植物:藥蜀葵Althaea officinalis L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1m。莖上密被星狀長糙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4cm,被星狀絨毛,葉片卵圓形或心形,3裂或不分裂,長3~8cm,寬1.5~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心形至圓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密被星狀絨毛。花簇生於葉腋,呈短總狀花序式;總苞的小苞片9片,披針形,長約4mm,密被星狀糙毛;花萼杯狀,5裂,裂片披針形,較苞片為長,密被星狀糙毛;花冠直徑約2.5cm,淡紅色,花瓣5片,長約1.5cm,倒卵狀長圓形;雄蕊柱長8mm。果實圓腎形,外包以宿存萼,被短柔毛,分果片多數。花期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808頁.圖3346)

生境與分佈:分佈於新疆塔城。原產歐洲。北京、南京、臺灣、昆明等地有引種栽培

生藥

栽培:適於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嚴寒。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栽培。用種子繁殖,在3月下旬~4月中旬春播,或在9月間秋播。按行距33cm開淺條溝,將種子疏撒於溝中,薄覆細土後蓋草澆水。出苗後揭草,結合鬆土除草進行間苗,以株距33~40cm定苗。生長期中須勤除草,用人畜糞水或草木灰、磷素化肥追肥3~4次。現蕾時需摘除花蕾。株高50cm以上時,應結合中耕進行培土,防止倒伏。

化學性質

根含大量粘液質。

藥性

性味:《維吾爾藥志》:“甘,溫。”

功效:《維吾爾藥志》:“解表散寒,利尿,消炎,解毒,止咳。”

主治:《維吾爾藥志》:“風寒感冒,咳嗽音啞,氣管炎,小便短赤,瘡癤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外用:鮮葉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