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型土壤耕作機械

[拼音]:xuanlingmu

[英文]:Platanus acerifolia

懸鈴木科 (Platanaceae)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又名英國梧桐、二球懸鈴木。本屬約有6~7種,果實球形,下垂如鈴,故名。懸鈴木於1670年前後最初發現於英國牛津,是美桐(單球懸鈴木,P.occidentalis)和法桐(三球懸鈴木,P.orientalis)的天然雜種。因其樹大蔭濃,抗性強,能適應城市街道的不良條件,是理想的行道樹和庭蔭樹,很快在歐美得到廣泛的栽培。在日本也被譽為“街樹之王”。19世紀末葉傳入中國上海。當時在上海的“法國租界”種植較多,葉似梧桐,因而又常被誤稱為“法國梧桐”。

形態和特性

懸鈴木樹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1.3米左右。樹皮呈不規則大片塊狀脫落,內皮灰綠色而光滑,幼枝及幼葉密生灰黃色絨毛。葉闊卵形,掌狀3~5裂。花單性,雌雄同株,頭狀花序,向下懸垂,由多數小堅果組成聚花果。果球通常2枚,生於長柄上。喜光,不耐蔭,較耐寒。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迅速,抗性強,能適應城市街道較差的環境條件。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性良好、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最適。在微鹼性或石灰性土中常生長不良。在中國以長江和淮河流域為適宜栽培地區。

繁殖和栽培

以扦插繁殖為主。一般於早春行硬枝扦插。株行距以 20×30釐米為宜。當年生苗高達1.5~2.0米即可出圃。作行道樹培養的,可於翌春截幹,選留一壯梢培育,待主幹高2~3米時再出圃。也可用種子繁殖,春播前將種子低溫砂藏20天后撒播。幼苗落葉後行裸根移植。大苗應立支柱。作行道樹的須於每年秋冬行自然式修剪,也可按杯形或球形修剪。害蟲有刺蛾、大蓑蛾、斑葉蠟蟬、星天牛及日本龜蠟蚧等。

用途

懸鈴木廣泛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如孤植於草坪、空曠地或列植甬道兩旁,任其自然生長,尤為壯觀。除氯氣和氯化氫外,對其他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可用於工礦區綠化。木材硬度適中,紋理平滑,削麵光澤。可作傢俱、建築等用材。每年修剪下的枝條,可用於人工培養銀耳。

懸鈴木展葉時幼枝嫩葉的絨毛和小堅果基部的毛,隨風飛揚,對人眼、呼吸道及面板有刺激作用,並常影響精密儀器工廠的產品質量。中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通過株選及輻射誘變育種等方法,選育葉片少毛和無果的新品種以克服這一缺點,並已初見成效。

參考文章

懸鈴木的苗圃整形修剪要點觀賞園藝懸鈴木方翅網蝽的防治方法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