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型作文範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範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去年10月7日,經過連續搜救,17名擅自進入廣西來賓市自然保護區露營被困失聯的驢友,成功獲救。來賓市為此次營救,耗費了巨大的公共資源,更嚴重的是營救中救援人員也面臨巨大的危險。這一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當地政府呼籲驢友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要擅自行動。有網友認為,驢友是公民,作為納稅人,有權享受公共服務,不應為救援買單;又有網友說“人生需要說走就走的旅行”,併為他們的行為點贊。

  對此你有何看法?請選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範文:旅遊遵法,顧全大局

  近日,一些擅自進入旅遊區露營被困失聯的驢友,經過連續搜救,耗費巨大公共資源之後被成功獲救。對此我認為,驢友應當自覺遵循相關法規,顧全大局。

  驢友擅自露營失聯使得救援人員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去營救,究其原因,無外乎兩個:表面看是驢友的貪玩心理的驅使,使其忽視法度;然而從深層次看,則是當代人們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大局的縮影。擅自露營的驢友,有沒有想過失聯後給救援人員造成麻煩的後果?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與損人不利己大同小異。

  驢友持著貪玩好奇之心便任意作為,這實質上也是自我保護意識不高、思想淺薄的表現。在這個資訊發展的時代,人們依賴於新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對於自己錯誤的行為竟不加糾正。然而,從另一方面上看,營救人員又何其不是耗費了巨大的資源、甚至奮不顧身投身於救援之中、陷入危險境地才得以成功營救他們?王小波說:“現代技術的發展使人們過度依賴技術,人們以為自己征服了技術,而我們又何嘗不是被技術捆綁著不能自主行走。”由此可見,當驢友們過度依賴技術,將自我保護意識矇蔽於此,被困失聯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深究其源,驢友無視法度、拋棄責任心的行為更是整個時代自我中心觀強烈的表現。資訊科技的蒸蒸日上,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人們也漸漸利慾薰心,讓自我中心觀肆意膨脹氾濫,驢友的行為便是個很好的例證。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大禹良點坦言:”製造出的新型病菌是為了服務於人民!”自我中心觀一旦在社會上氾濫成災,那麼誰會像大禹良點一樣為社會服務?長此以往,試問社會的和諧發展由何而來?民族國家的復興壯大又該怎麼繼續?

  誠然,有人認為驢友們這麼做值得肯定,納稅人有權享受公共服務,不應為救援買單。而我認為,這樣忽視法度、不顧全大局的行為,是這個文明不斷髮展的時代的濫觴!

  驢友被困失聯已是既定的事實,如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公民的道德修養,加大法律的監管力度,使法制為先的觀念深入人心。龍應臺有言:“做事應得三思,切勿讓個人主義滋長而使他人步入危險的境地。”旅遊遵法,顧全大局,是一個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耶魯大學畢業生辛德仁於1957年設立耶魯大學辛德仁獎,以鼓勵學生藏書。1963年的比賽,冠軍頒給一位收藏《火車時刻手冊》這類書籍的學生,而藏有二百部作家福克納的作品以及與福克納有關的書籍布羅斯基獲得亞軍。布羅斯基後來成為藏書家,他把藏書捐給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而不是耶魯。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就耶魯大學或布羅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完成寫作任務;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範文:藏書精神超越名目之爭

  1963年,耶魯大學“辛德仁”藏書獎出人意料,對火車時刻手冊的收敏感詞集者青睞有加,令收藏研究了兩百多部福克納作品的布羅斯基屈居第二。後者雖功成名就卻難釋心結。自然,布羅斯基的怨憤並不違情悖理。但在我看來,大學這樣做,只是想讓藏書的範圍更加開放,給予藏書的名目更多包容,同時鼓勵藏書行為,令藏書的精神深入人心。

  收藏什麼樣的書依各人的興趣而定,但藏書家們都為類似的目標而堅持不懈。而不論收藏什麼,都有一個共同意義:透過對同一類文字作品的收敏感詞集,在時間的深度上和內容的廣度上,用整體性的分析、比較、整理等方法對某一類事物進行研究。若是用這一點衡量,火車時刻手冊和福克納的作品就擺在了平等地位上。畢竟“不入人們法眼”的火車時刻手冊,能夠以一個特殊的視角見證火車的發展、城市的變遷乃至人們生產生活中的變革。時刻的分佈、停靠站臺的多寡、行程的遠近等能反映出火車作為交通工具的興起和後來在新型工具前的稍顯遜色、城市不同年代交通網的變化等諸多資訊。鑑於資料的難得和完整,它在城市規劃研究者眼中的價值,絕不會低於福克納作品在文學研究者眼中的價值。

  為什麼在大多數人眼中,火車時刻表捧得冠軍成了一場“意外”?人們的褒貶多少受到書冊自身價值的影響。福克納的作品——一個作家嘔心瀝血的創作,當然會比唾手可得的火車時刻表得到更多珍視。然而,“辛德仁”藏書獎不是頒給藏品,而是頒給藏書的人:他看到了你所忽視的火車時刻表的價值,他願意花力氣、用心思收羅這些小冊子並妥善保管,他甚至要在別人不理解的嘲笑聲中堅持他的愛好;所以他有理由拿冠軍,他有資格獲得對一個藏書者的充分肯定。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對於形形色色不計其數的藏書和藏書者,藏書獎正是這樣一個須容納百川的海洋。它的設立,不是為了評判優劣,論言褒貶;而是為了發揚藏書的行為和精神,鼓勵更多的人藏書讀書,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下做某一領域資訊的集大成者。它的排名,不是讓藏書者們爭鋒,不是給他們藏品價值的蓋棺定論,而是讓更多人看到不同藏書的風采。

  不妨給藏書的名目更多包容。藏書,作為一項愛好而言,不同的人各有所愛,正是多樣性成就了它的豐富;作為一項事業而言,不同領域各有需求,正是豐富度使它能為各領域作出貢獻。

  2任務驅動型作文怎麼寫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部署名為羅伯特·加爾佈雷特的偵探小說《杜鵑鳥的呼喚》面世後頗受好評。出版商表示,偵查員出身的作者退伍後從事安保行業,本書是其處女作。不過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寫法嫻熟而被質疑。後經媒體多方調查證實,羅伯特·加爾佈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新筆名。被“揭穿”身份後,羅琳說希望這個秘密保持得更久一點,因為她隱瞞身份後看到關於小說的真實評論時,感受到的歡樂更加純粹。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羅琳、出版商或其他相關方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李”為寫信人,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範文:遠離月亮,明星依然閃耀

  J·K·羅琳:

  您好!

  自從《哈利波特》出版以來,我一直是您的忠實讀者。小說中精彩的描寫和扣人心絃的情節讓我連連驚歎您嫻熟的文筆。可是近來您使用新筆名寫作一事飽受非議,對此,我想替您辯解,並對您追求公正評價和“感受到的歡樂更加純粹”的勇氣表示欽佩和敬意。

  《杜鵑鳥的呼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不因其作者是“新手”就不屑一顧。可見,好的作品是可以經受推敲和考驗的。在這件事情中,人們更看重的是內容的新奇,情節的精巧,從客觀、公正的角度給了這部作品一個應有的評價。而當您欣喜地聽到這些稱zan時,可以自信地認為:“人們並不是因為您是J.K.羅琳而誇zan您的寫作水平”。從這個角度看,您的做法不僅規避了“名人效應”的誤導,更讓自己的寫作水平得到了一個客觀的評價。這是一個大家的寫作行為,為此,我對您的這種做法更加的zan賞。

  能夠採用新的身份發表作品,這需要足夠的自信與勇氣。記得《茶花女》的問世也經歷了這樣的勇敢。當年小仲馬為了不讓出版商知曉他的真實身份——是文豪大仲馬的兒子,託朋友用其它名子將書稿寄往出版社。和您一樣,他面臨著被輿論冷嘲熱諷,甚至不屑一顧的尷尬,但是,為了追求“純粹的歡樂”,公正的建議,您勇敢地劃去了自己的名字。褪去光環的您閃耀的是真性情,是默默付出後結出的自豪果實。

  當今文學界,乃至社會各界,不乏一些人打著“名人”的幌子招搖撞騙。曾經是“抗震小英雄”的雷楚年,出名後欺騙親人朋友,用頭上的“光環”遮掩內心的荒蕪,最終被繩之以法。他的.墮落也引起人們的反思:“名人光環”真的那麼重要嗎?它不會干擾我們對是非的正確判斷嗎?我想,您的做法正是一種對此定勢的挑戰,是對盲目崇拜追捧的人們的提醒,您提醒他們,應多多關注光環背後的真實性,多多應關注內心的本色情。您敢於逆“潮流”而動,傳達著務實求真的精神,這一點正是現代社會中的缺失,我想人們一定會聽從您的召喚,接受您的指引,尋找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

  龍應臺有言:“社會猶如一輛巨大的向前滾動的車,慶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這輛車究竟跑到哪裡”。文學發展的道路上,需要你這樣的人勇敢地“隱姓埋名”,自信地接受公正的評價。褪去“作家”的光環,讓文學的沃土裡吹遍清新自然之風,您和您的作品必將更加閃耀。大文豪魯迅在《蓮蓬人》中,也曾這樣倡導:“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

  讓我們像您那樣,迴歸本真,洗淨鉛華脂粉,施以樸素的淡妝,呈現出高潔的風骨。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小王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每逢節假日,長輩們都會召集家族成員聚會,而小王對此不感興趣,經常藉故缺席。長輩們很不高興,小王也很苦惱。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臨類似的情況,當地晚報“百姓家事”欄目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寫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欄目投稿,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若寫信,統一以“一平”為寫信人,不得洩露個人資訊。若投稿,請自擬標題。

  範文:團聚·親情·文化

  家族長輩們的做法,本意是加強家族凝聚力,加強家族各成員之間的聯絡,本是一份濃濃的善意,可這份善意在給小王帶來苦惱的同時也讓長輩們鬧心。小小的故事已然超越自身,直指個體生命成長的與困惑——家族定期團聚本是彰顯親情;一旦這份彰顯親情的善意讓人不勝其重,又該如何面對?

  團聚,是一個讓萬千國人為之嚮往的詞,家族長輩們每逢節假日,召集家族成員聚會也源於對它的嚮往。在當今喧囂的文化場域中,擁有這份團聚實在是一份難得的奢侈。因為難得,所以渴望;因為奢侈,所以嚮往。

  關乎團聚,想起”讓世界其他各國為之百思不得其解的“春運”。他們實在不能明白,為什麼那幾天,全中國的人都瘋狂往家趕?哪怕萬水千山,哪怕山高水長,哪怕是從北極到南極的距離,都沒能擋住國人的腳步;只為了年夜那一頓飯,只為了墳前的那一炷香。是的,團聚情節是流淌在國人血液裡的文化,這文化裡面蘊含對團團圓圓、兒孫繞膝,盡享天倫的渴望。

  誠然,團聚是不可缺少的,但為了團聚而團聚或因團聚而打亂了個人的生活節奏卻是值得商榷的。春節期間大家都往家趕不厭其煩、不嫌其累,既源於中華民族那根植於血液中的鄉土情結,也源於都是有計劃不會擾亂個人生活節奏的。

  誠然,長輩們提出的團聚計劃是聯絡親情一個很好的方式,然而,逢節必聚是不是真的很合適呢?是否顧及到到家族各成員工作的特殊性呢?深深感到,對於那些確實不能每次都參加的家族成員應予以體諒,如此,家族成員則可感受長輩對他們的愛護與寬容,這個家族自然而然就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同時,對於能夠參加卻藉故不參加的成員也要予以理解,儘管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度對他們進行指責。

  同樣,對材料中的小王也應一分為二來看:倘若小王確實工作挺忙碌,節假日來回奔波打亂了他生活節奏的話,那麼,聚會對於他就是負擔,長輩們對此就不應強求他每次都參與;倘若小王平日就比較清閒,那節假日還是應該回去看看,畢竟血濃於水啊。何況,孝順是小輩的本分,不順又何談孝呢?順了長輩意願的同時彰顯你的孝心不好嗎?因此,想對小王以及社會上千千萬萬像小王這類的人說:能回去還是儘量趕回去吧,如若長期逆了長輩的意願,於親情有損,於自己無益。

  是的,常回家看看是應該的,節假日若是有空暇確實應該回去聚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