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質量圖

[拼音]:Que Bei

[英文]:Quebei Irrigation Project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見彩圖)。位於安徽省壽縣南。春秋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孫叔敖建立(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髮揮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見《漢書·地理志》,西漢設陂官專管灌溉維修。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曾在安豐塘越水壩地方,發掘出一座漢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遺址,伴隨出土的有漢代都水官鐵錘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區面積,在4~13世紀常見記載,有灌田萬頃、灌田五千餘頃等說法。《水經·肥水注》詳述芍陂源流,工程規模,並指出陂有五門(水口),吐納川流。發展到隋代,經整修增闢為36門。延續到宋代,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減、調節灌溉用水先後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壽州志》詳記當時36門的具體名稱及其經流地點,灌渠總長達783裡。清代芍陂水門迭有興廢增減,乾隆至光緒間均為28門。關於芍陂工程的人為破壞,三國、南北朝時曾多次受到戰爭波及,唐宋以來,則多為地主土豪佔墾和盜決。以芍陂陂區為例,到明代,被佔塘面約長50裡,變塘為田達56967畝多。芍陂設定減水閘,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見記載。系因地主土豪佔陂為田,蓄水面積縮小,雨季汛漲時,地主為避免私田被淹,便盜決陂堤洩水,涸出塘底,續行佔墾。為防止盜決和佔墾,故設定減水閘進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眾興集以南,建築滾水石壩。到民國年間,芍陂灌溉效益越來越低,1949年實灌面積僅8萬多畝。現為淠史杭灌區的一個反調節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