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質環境質量環境治理的論文

關於地質環境質量環境治理的論文

  一、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及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防治

  (一)地質環境質量評價

  1.地質環境質量標準

  確定地質環境質量的標準是地質環境惡性功能的易發程度和良性功能的易開發程度兩個方面。結合勘查區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潛水位埋深、富水性、煤層埋深、植被覆蓋率、沙漠化土地型別、水土流失強度和水質,劃分為地質環境質量良好區、較好區、中等區、較差區四個等級。

  2.地質環境質量結果

  該區內,上部主採4-1煤層埋深211.58m-589.20m之間,以良好型為主;潛水位埋深惡化型為主,富水性以惡化型為主;植被覆蓋率25%~70%,以較好~良好為主;水質一般較好;土地沙漠化型別及水土流失強度以中等-較好為主,因此,評價區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結果總體以中等至較好型別為主。

  (二)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防治措施

  防治環境惡化必須以開發煤炭資源為核心,“防”和“治”相結合,以“防”為主。

  1.水土流失

  施工前編好水土保持方案;固定施工便道,減少對沙土植被破壞;煤炭開發造成的開挖面、取土面、施工場地等破壞原有地表植被,用完後及時種草,合理規劃煤礦棄土堆放、排渣等,充分利用天然窪地鋪放棄渣,植樹種草。對工業場地、居住區採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加強植樹、種草,減少裸地面積,縮小風蝕水蝕面。在防治重點上基建階段適當加大治理力度,生產階段側重於管理維護,應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逐漸形成坡林草、溝壩堤防護體系。煤層開採時,增多增大預留保安柱,以減少導水裂隙帶的高度,使地下水不受到較大影響;使用井下排水灌溉農田和人工草林地,以彌補由地裂縫潛水位下降對地表植被生長造成的影響;建議採用水砂膠料充填法採煤或留設相應的安全煤柱,以減少甚至不發生地表變形為目的,保證區內的'水源地不受到破壞。

  2.矸石堆放

  矸石儘可能放置於未有地下水存在的低窪處。謹防矸石自燃,減少殘煤量,在排矸石過程中及時灑水以免揚塵,對大氣環境造成影響。積極做到矸石再利用和資源化。據西安煤研院《煤矸石肥料研製試驗報告》和國外資料介紹,適宜研製肥料的煤矸石為炭質泥岩、粉巖和頁岩類,在這類岩石中,一般有機質含量為20%-39%,pH值5.7-7.1,氮含量為0.20%-0.33%,並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B、Cu、Zu、Mn、Mo、CO等),這些含量要比礦區相對貧瘠的土壤含量高得多;作為公路、鐵路築路路基鋪墊材料,國內鶴壁礦區利用煤矸石修築專線鐵路路基17km效果好,公路路基在各礦區都曾採用過;作為水泥、制磚的原料、燃料,代替黏土和燃煤;利用煤矸石提取和生產化工產品;煤矸石中的熱能資源(矸石發熱量6.7MJ/kg-8.39MJ/kg),可作為沸騰爐燃料用於發電等。

  3.水質汙染

  把煤炭資源的合理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水、生活垃圾、礦坑水等建立水汙染綜合治理規劃方案,加強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合理利用環境自淨能力及淨化後的汙水,加強人口比較集中地區汙染源的控制,壓縮汙水排放量。

  4.煤炭洗選廢水的防治

  對於井筒及礦坑中的較為潔淨的水另行修倉儲存,作適當處理後即可作為生活飲用及工業用水;對生活廢水及井下排水投加混凝劑沉澱或採用系統工藝沉澱池進行沉澱後回用或排放,既做到水資源化,也避免了水迴圈汙染。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積沙,它不僅具有透水能力,且具有吸附性的作用,故可利用它實現對汙染水的淨化。

  二、結語

  本文利用網路資源查閱了其他國內及陝北其他礦山水資源及環境治理措施,透過類比分析,研究該勘查區環境影響因素;進一步研究本區地質及水文條件﹐對本區礦山開採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做出分析評價﹐並提出環境治理的初步措施,為建設“綠色礦山”提供較科學的理論依據。

  作者:程湖淵 白保國 任福建 單位:陝西煤田地質局 一八五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