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烴異構化

建築學是研究建築物及其環境的學科,旨在總結人類建築活動的經驗,以指導建築設計創作,創造某種體形環境。其內容包括技術和藝術兩個方面。傳統的建築學的研究物件包括建築物、建築群以及室內傢俱的設計,風景園林和城市村鎮的規劃設計。隨著建築事業的發展,園林學和城市規劃逐步從建築學中分化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中國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從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動統稱為“營建”、“營造”。“建築”一詞是從日語引入漢語的。漢語“建築”是一個多義詞。它既表示營造活動,又表示這種活動的成果──建築物,也是某個時期、某種風格建築物及其所體現的技術和藝術的總稱,如隋唐五代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哥特式建築。英語archi-tecture一詞來自拉丁語architectura,可理解為關於建築物的技術和藝術的系統知識,即我們所稱的建築學。

原始人類最早棲身於洞穴,如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中國古代文獻中還有巢居的記載。《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隨著農業的發展,人類開始定居,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簡易房屋。這種建築活動把自然環境改造成為適於居住的人工環境,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類在有意識地創造並美化居住環境的活動中積累知識,總結經驗,不斷創新,逐漸形成建築學。因此,研究建築的技術知識和藝術知識離不開建築發展的歷史。用磚石、木材構成的建築物本身和用文字記述流傳下來的建築學著作,都反映著、蘊含著當時建築技術和藝術的成就。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建築形式各具特色。這些多姿多彩的建築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下面分別循著外國和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探討建築學形成和發展的源流。

建築學在外國的發展

大規模的建築活動是從擁有大量奴隸勞動力的奴隸社會開始的。奴隸社會時代建築文化發達的地區是埃及、西亞、波斯、希臘和羅馬。其中,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文化,兩千多年來一直被繼承下來,成為歐洲建築學的淵源。

埃及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各種型別的巨型建築,有宮殿、府邸、神廟和陵墓。這些建築物以巨大的石塊為主要建築材料,工程巨集大,施工精細,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以金字塔為代表的埃及古代建築反映了當時的幾何、測量和起重運輸機械的知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四千紀,埃及人已經會用正投影繪製建築物的立面圖和平面圖,並能用比例尺繪製建築總圖和剖面圖,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6~前11世紀)的建築圖樣留傳至今,可資證明。埃及的建築工程主持人,稱“王家工程總管”,擁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甚至死後封神,反映了建築活動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性。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希臘人高度的建築才能和大量的建築活動,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古希臘建築不以巨集大雄偉取勝,而以端莊、典雅、勻稱、秀美見長。古希臘建築設計的藝術原則影響深遠。雅典衛城是古希臘建築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帕提農神廟是西方建築史上的瑰寶。但是直到這時,建築型別還是不多,形制和結構也很簡單。 到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2~前30年),建築創作的領域擴大了,公共建築的型別增多了。隨著結構和施工技術的進步,藝術手法也逐漸豐富。據後人記載當時已經有專門的建築學著作,涉及建築物的營造經驗、構圖法則、施工機械等等,可惜都已失傳。

古羅馬國力強盛,版圖跨歐亞非三洲。古羅馬建築直接繼承了古希臘建築的成就,但建築的型別、數量和規模都大大超過希臘。羅馬人發展了拱券和穹窿結構的技術,求取高大寬廣的室內空間,而從希臘引進的柱式(見古典柱式)往往成為建築上的裝飾品。羅馬建築雖不如希臘建築精美,但以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著稱。當時出現了羅馬這樣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其格局不像希臘雅典那樣以神廟為城市中心,而是以許多世俗性的公共建築,如集市廣場、宮殿、浴場、角鬥場、府邸、法院、凱旋門、橋樑等同神廟一起構成城市的壯麗面貌。羅馬角鬥場、羅馬萬神廟和古羅馬浴場著名於世。三層疊起連續拱券的輸水道被認為是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古羅馬建築不愧為世界建築史上的里程碑。

公元前 1世紀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所著《建築十書》是流傳下來的最早建築學著作。《建築十書》分十卷,系統總結了希臘和羅馬的建築實踐經驗,論述了各種建築材料的性質和用法、各類建築物的建造原則和建造方法、施工工具和裝置、供水技術乃至選址、陽光、風向等與建築有關的各種問題。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築三原則,為歐洲建築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公元 228年羅馬城出現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東羅馬帝國從公元 334年起在各地設立建築工程訓練學校。建築學校的出現反映建築學知識開始可以採取系統的理性化的方式傳授。

歐洲中世紀經歷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狀態和教會的統治。宗教建築是這一時期建築成就的最高代表。

拜佔廷建築繼承古希臘羅馬的建築遺產,同時吸取了波斯、兩河流域等地的經驗,形成獨特的建築體系。拜佔廷建築的主要成就是在教堂建築中創造了用四個或更多的柱墩通過拱券支承穹窿頂的結構方法和相應的中心對稱式建築形制。在拜佔廷建築中,中心對稱式構圖的紀念性藝術形象同結構技術相協調。它的代表作當推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大教堂。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西歐,古羅馬的建築技術和藝術失傳了。10~12世紀,由於當時建築上的木構架易受火災又難以加大木結構跨度,於是開始探索石拱券的技術,形成了羅曼建築。石拱券技術的不斷髮展,終於形成了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教堂建築近似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石結構,與相同空間的古羅馬建築相比,重量大大減輕,材料大大節省。用來抵擋尖拱券的水平推力的扶壁和飛扶壁,窗花格和彩色嵌花玻璃窗以及林立的尖塔是它的外部特徵。哥特式建築的外表和特徵給人以向上的感覺,體現了追求天國幸福的宗教意識。哥特式教堂的結構技術和藝術形象達到了高度統一。12世紀下半葉,建築工匠分工已經很細,有石匠、木匠、鐵匠、焊接匠、抹灰匠、彩畫匠、玻璃匠等,技藝日益精湛。巴黎聖母院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當時稱為“匠師”的工匠首腦掌握著建築的技術和藝術,在長期實踐中對石拱券的力學知識比古羅馬時代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繪製建築物的平面圖、立面圖和細部大樣,製作模型,還參加施工,積累了大量經驗和知識,推動了建築學的發展。

14世紀,義大利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個運動反對神權,要求人權,追求自由和現實幸福的人文主義思想和重視科學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旗幟反對教會文化統治的浪潮。15世紀初,這個浪潮湧進建築學領域,被遺忘的古羅馬建築文化,又成為崇奉的物件。F.勃魯涅列斯基通過對羅馬廢墟的研究,瞭解古羅馬建築的做法以後,順利地解決了佛羅倫薩大教堂大穹頂的建造問題。這座大穹頂於1434年建成,標誌著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在此以後,很多藝術家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都紛紛涉足建築領域。羅馬聖彼得大教堂集當時藝術和技術之大成,穹窿頂便是米開朗琪羅等人設計的。此時期建造的大量貴族府邸,也反映文藝復興建築技藝和藝術的高度水平。

文藝復興是巨匠輩出的時代,也是建築學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築學在這一時期以及以後幾個世紀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建築設計從匠人手中逐漸轉到專業建築師手中。他們以豐富的知識,睿哲的眼光,探索古羅馬建築的法式和規律,總結當時的實踐經驗,創造出一代風格。作為建築設計的重要手段的建築製圖也逐步完善。15世紀,佛羅倫薩畫家伍才婁創制透檢視,擴大了製圖領域。後來法國數學家G.蒙日於1799年出版的《畫法幾何》一書是文藝復興以來建築製圖方法的總結。科學的建築製圖方法問世後,建築技術和藝術有了更加精確的表達手段,有助於建築學的發展。

第二,隨著建築創作繁榮,學者和藝術家參與建築活動,建築學著作紛紛問世。主要有1485年出版的L.B.阿爾伯蒂的《論建築》,1554年出版的A.帕拉第奧的《建築四書》以及1562年出版的維尼奧拉的《五種柱式規範》。這些著作後來成為歐洲培養建築師的教科書。其中阿爾伯蒂的《論建築》(又稱《建築十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建築學理論著作,書中第一次將建築的藝術和技術作為兩個相關的門類加以論述,為建築學確立了完整的概念,是建築學在認識上的一次飛躍。

第三,建築教育從藝術私塾(“抱提閣”,Bottaga)發展到巴黎藝術學院(見外國建築教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教育以“藝術私塾”為主,1562年義大利藝術家和作家G.瓦薩利創辦設計學院。1563年佛羅倫薩城鉅富美第奇創辦藝術設計學院以代替“藝術私塾”。1655年創立於巴黎的皇家繪畫與雕刻學院,1793年更名為國立高等藝術學院(EcoleNationale Supèrior des Beaux-Arts,通譯為“巴黎藝術學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完善的建築系科的學院,對後來世界各國的建築教育有廣泛的影響。學院總結並傳播了文藝復興以來建築藝術的成就,對建築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文藝復興晚期由於企圖突破已有的建築程式,追求奇特奔放的效果,崇尚豪華富麗的裝飾而出現了巴洛克建築和洛可可風格。

18世紀下半葉,產業革命開始以後,機器大工業生產加速了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序。建築物日益商品化,城市迅猛發展,建築型別大量增加,對建築的功能要求也日趨複雜,形式和內容之間不相適應的狀況十分嚴重,因而在 200年間建築師不斷地進行建築形式的探求。一種傾向是將建築的新內容程度不同地屈從於舊的藝術形式,於是產生了古典復興建築、浪漫主義建築和折衷主義建築這些流派。另一種傾向是充分利用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科學技術,探求新的建築形式。後一種傾向順應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要求,成為近代建築發展的主流。19世紀下半葉鋼鐵和水泥的應用,為建築革命準備了條件。1851年為倫敦國際博覽會建造的水晶宮,採用鐵架構件和玻璃,現場裝配,成為近代建築的開端。至20世紀初終於出現了現代主義建築和有機建築等流派。一批思想敏銳的青年建築師,在前人革新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比較系統而徹底的建築改革主張。德國建築師W.格羅皮烏斯、L.密斯·範·德·羅、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和美國建築師F.L.賴特是現代建築思潮的傑出代表。他們的主張和建築作品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包豪斯校舍和流水別墅等是當時的代表作,它們不論在使用功能、建築形式、結構造型以及材料運用上都體現了現代建築的特徵。

隨著現代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建築學建立了新的理論體系,主要體現在:

(1)從理論和實踐上將建築的使用功能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強調建築形式與內容的一致性;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提高建築設計的科學性。

(2)注意發揮現代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的技術和藝術特點;反對不合理的外加的建築裝飾,強調建築藝術處理的合理性和邏輯性,突出藝術和技術的高度統一;

(3)將建築藝術處理重點放在空間組合和建築環境的創造。

(4)重視建築的社會性質,強調建築同公眾生活的密切關係,重視建築的經濟性。這些現代建築基本理論的建立,標誌著建築學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飛躍。

1919年,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建立包豪斯學校。包豪斯的教學活動將現代建築藝術以及其他藝術同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社會需求密切結合起來,為現代建築理論的傳播作出貢獻。

從50年代開始,人們對於現代建築中出現的某些忽視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視民族和地區文化差異的傾向,特別是某些建築師的設計手法公式化的傾向,產生了懷疑,重新探討繼承傳統和發展創新等問題,在建築風格上又出現了多元化傾向。60年代以來世界上產生了眾多的建築流派,其中以後現代主義較為活躍(見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

建築學在中國的發展

建築學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不同於西方的過程,這是不同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歷史條件造成的。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就建造了大規模的宮室和陵墓。在以後三千多年的歷史中,中國建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風格獨具的建築體系。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體,它的基本藝術造型特點來自結構本身。中國古代建築注重群體組合,形成以“院”為單位的組合體。院的尺度、空間形式常常形成變化序列,有主從,有韻律,既有宮殿建築等嚴整的對稱佈局,也有園林、住宅建築等靈活的非對稱佈局,至今對現代建築仍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中國建築有自己獨特的裝飾方法和室內佈局方式。在裝飾方法方面,中國建築採用石雕、木雕、磚雕、金屬件、鎦金、貼金、壁畫、彩繪、琉璃、鑲嵌、織物、編竹等多種裝飾手段,利用油漆和各種礦物顏料以及金箔的光澤,造成或鮮豔穠麗,或淡雅樸素的視覺效果。在室內佈局方面,則用各種隔斷自由靈活地分隔空間。

中國古代建築高超的結構技術和豐富的藝術處理手法的高度統一,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築學的高度成就。中國建築學的發展有長久歷史。先秦古籍《考工記》的《匠人》中有關於專業建築家的最早記載。

由於工程實踐和計劃管理的需要,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中關於計算距離、土方、材料用量、建築基址(城寨、營壘等)的尺寸及面積等方面的內容,佔有很大比重。如漢代的《九章算術》,唐代王孝通的《緝古算經》,宋代秦九韶《數學九章》等著作中均有大量有關建築的運算例題,水平很高。

中國很早就懂得建築圖的繪製。河北平山縣出土的戰國時期的《中山王陵兆域圖》,用金銀絲嵌在銅版上,是中山國陵墓建築群的平面示意圖,圖上標有尺寸,與陵墓實物相比,比例約為五百分之一。隋代宇文愷作明堂圖,則用百分之一比例。城市圖遺留的例項,以宋呂大防所作的長安圖(殘段)和南宋平江府圖碑為代表。最早使用建築模型的記載是隋代興建仁壽舍利塔和籌建明堂。

古代中國曆朝政府都設有掌管建築的機構和官吏。周為“司空”,秦漢設“將作少府”,魏晉為“民曹尚書”,隋以後至清朝稱“工部尚書”。又有“將作監”(唐、宋),營繕司(明)等部門。清代皇宮、苑囿則由內務府掌管,設“樣房”、“算房”,其中供職的主持人是世襲的,如著名的“樣式雷”、“算房劉”。至遲從唐代起,已有民間職業匠師從事設計、結構和施工指揮,稱為“都料匠”,負責作出結構詳圖,指揮下料加工和現場施工合成,但不親自操作。可見,都料匠是從工匠中分離出來的有建築專業知識的技師。五代至北宋初期都料匠喻浩曾撰寫《木經》,書已失傳;僅在《夢溪筆談》中有片斷記載,說建築分為上、中、下三分:上分屋頂尺度以樑長為準;中分以柱高為準,臺基及簷深與之成比例;下分為堂基與登階坡道關係,分峻、平、慢三等,以荷輦姿勢和人體尺度為準。由此可見:以人體的尺度和活動方式以及由此派生的用具為設計尺度出發點,這個原則從《考工記》到《木經》是一脈相承的。

宋代另一部重要建築著作,是建築專家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書中包含各種“作”(大木作、瓦作等等)的制度、 工限、 料例三個主要內容以及有關附圖,系統說明當時建築的分級,結構方法,規範要領,並按照“功分三等,役辨四時,木議剛柔,土評遠近”的原則,規定勞動定額。書中一個重要之點是提出“以材為祖”的材份制,即以與建築規模等級相應的某一尺度作為建築的空間尺度及構件尺度的模數。這是建築體系達到成熟階段的標誌。這種模數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只是表現形式有所變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記載了這一體系的最後形態──鬥口制。

元代官府編纂的《經世大典》,其中工典分為二十二項,一半以上同建築有關;另有《梓人遺制》一書,反映元朝對建築技術的重視,可惜兩書大部分均已失傳。元代尚有民間匠師用書《魯班營造正式》,記錄民間尤其是南方建築形式和尺度。明代以此為底本改編成的《魯班經》增加了大量傢俱、農具做法的資料。明代涉及室內陳設、傢俱和造園方面的著作,有《長物志》、《遵生八箋》和《園冶》等。清代的《工段營造錄》乃至近世的《營造法原》,均為論述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著作。

中國建築知識的教習,一直是師徒相授,父子相傳,往往人亡藝絕,阻礙建築學的發展。到20世紀初,現代建築師的稱號及其知識傳授方式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上述情況才發生變化。一百多年來,中國建築師融合中西建築,通過繼承、借鑑和革新,為創造現代化而又民族化的中國現代建築學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許多成就。

從建築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建築和建築學有如下的性質和特點。

建築文化受自然條件的制約

自然條件對於建築結構、建築形式和建築佈局有重大的影響。人類一開始建築活動,就儘可能地適應自然條件,就近利用天然建築材料,創造最合理的建築形式。中國毛家嘴幹闌遺址位於溫暖多雨地區,這裡的房屋上層作居住之用,下層用柱子架空,以防潮溼。陝西半坡遺址所在地區,黃土豐厚,土質均勻,壁立不倒,古人營建的房屋最初有袋豎穴或半穴居,以後發展成為木骨架泥牆房屋。至今中國黃土高原仍盛行窯洞形式生土建築。在外國建築史上,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建築和亞述建築由於當地缺少優質石料而富有粘土,導致磚結構的發展。磚的使用又促使疊澀式和輻射形的拱券和穹窿結構的出現。古希臘由於當地石料豐富,創造了石樑柱結構體系,形成燦爛的古希臘建築。乾熱地區(如西亞和中國吐魯番)室外氣溫高,建築多厚牆小窗,以避免內外空氣流通,保持室內陰涼,形成厚重封閉的風貌。溼熱地區(如東南亞和中國西雙版納)的建築,則以通透為原則,靠通風來形成涼爽的環境,以輕巧通透為其特色。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是形成不同的地方建築風格的重要因素,這一點貫穿在建築學發展的全過程。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建築活動提供了各種人工材料以及空氣調節、照明等等技術裝置,幫助我們克服自然條件給予建築設計創作的種種限制。但是,協調人、建築、自然之間的關係,在建築活動中利用當時當地自然條件的有利方面,避開不利方面,仍然是建築學的一條重要原則。

建築學的社會性質

建築活動的產品──建築單體、建築群以至城市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從原始社會以來,建築活動始終在社會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和國人以“衣、食、住、行”來表達人類生活的基本要求。“住”就要有建築物。建築學產生於人類的建築活動,又服務、指導著人類的建築活動。如何應用建築技術和藝術創造合適的體形環境以滿足各種社會需求,是研究建築學的根本任務,也是建築學最基本的社會性質。

建築學服務的物件不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會的人;不僅要滿足人們物質上的要求,而且要滿足他們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等等的變化,都密切影響著建築技術和藝術。

如上所述,古希臘建築以端莊、典雅、勻稱、秀美見長,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國寡民,也反映了當時興旺的經濟以及燦爛的文化藝術和哲學思想。羅馬建築的巨集偉壯麗,反映了國力雄厚、財富充足以及統治集團巨大的組織能力、雄心勃勃的氣魄和奢華的生活。拜佔廷教堂和西歐中世紀教堂在建築形制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於基督教東、西兩派在教義解釋和宗教儀式上有差異。西歐中世紀建築的發展和哥特式建築的形成是同封建生產關係有關的。封建社會的勞動力比奴隸社會貴,再加上在封建割據條件下,關卡林立,捐稅繁多,石料價格提高,促使建築向用石料經濟的方向發展。同樣以石為料,同樣使用拱券技術,哥特式建築用小塊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飛扶壁同羅馬建築用大塊石料建成的厚牆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徑庭。現代建築的產生和發展是建築物成為商品和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用機器大生產等社會條件所造成的。此外,建築學作為一門藝術,自然受到社會思想潮流的影響。這一切說明建築學發展的原因、過程和規律的研究絕不能離開社會條件,不能不涉及社會科學的許多問題。

建築學的技術性質和藝術性質

建築學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建築的技術和藝術密切相關,相互促進。技藝在建築學發展史上通常是主導的一方面。在一定條件下,藝術又促進技術的研究。

就工程技術性質而言,建築師總是在建築技術所提供的可行性條件下進行藝術創作的,因為建築藝術創作不能超越當時技術上的可能性和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埃及金字塔如果沒有幾何知識、測量知識和運輸巨石的技術手段是無法建成的。人們總是可能使用當時可資利用的科學技術來創造建築文化。現代科學的發展,建築材料、施工機械、結構技術以及空氣調節、人工照明、防火、防水技術的進步,使建築不僅可以向高空、地下、海洋發展,而且為建築藝術創作開闢了廣闊的天地。建築學在研究人類改造自然的技術方面和其他工程技術學科相似。但是建築物又是反映一定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社會藝術思潮的藝術品,建築學有很強的藝術性質,在這一點上和其他工程技術學科又不相同。

就藝術性質而言,建築學必須研究建築的形式美的規律與特徵以及建築美學理論,空間和實體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包括建築的構圖、比例、尺度、色彩、質感和空間感,以及建築的裝飾、繪畫、花紋和雕刻以至庭園、傢俱陳設等等。建築藝術主要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感受,這是和其他視覺藝術相似之處。建築可以像音樂那樣喚起人們某種情感,例如創造出莊嚴、雄偉、幽暗、明朗的氣氛,使人產生崇敬、 自豪、 壓抑、歡快等等情緒。漢初蕭何建造未央宮時說,“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可以說明這樣的問題。德國文學家歌德把建築比喻為“凝固的音樂”,也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建築又不同於其他藝術門類。它不能像音樂家的演奏那樣能夠縱情發揮,又不能像畫家的畫筆那樣揮灑自如。它需要大量的財富和技術條件,大量的勞動力和集體智慧才能實現。它的物質表現手段規模之大為任何其他藝術門類所難以比擬。巨集偉的建築建成不易,保留時間也較長。這些條件導致建築美學的變革相對遲緩。建築藝術還常常需要應用繪畫、雕刻、工藝美術、園林藝術,創造室內外空間藝術環境。因此,建築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

建築設計是建築學的核心。這是因為指導建築設計創作實踐是建築學的最終目的。建築設計是一種技藝,古代靠師徒承襲,口傳心授,後來雖然開辦學校,採取課堂教學方式,但是仍須通過設計實踐來學習。有關建築設計的學科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總結各種建築(如住宅、學校、醫院、劇場等)的設計經驗,按照各種建築的內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過範例闡述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另一類是探討建築設計的一般規律,包括平面佈局、空間組合、交通安排以及有關建築藝術效果的美學規律等等。後者稱之為建築設計原理。室內設計是從建築設計中分化出來的,研究室內的藝術處理、空間利用、裝修技術及傢俱等問題。

建築構造是研究建築物的構成,各組成部分的組合原理和構造方法的學科,主要任務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功能、技術經濟和藝術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構造方案,指導建築細部設計和施工,作為建築設計的依據。

建築歷史研究建築、建築學發展的過程及其演變的規律,研究人類建築歷史上遺留下來有代表性的建築例項,從中瞭解前人的有益經驗,為建築設計汲取營養。“建築理論”探討建築與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關係;探討建築實踐所應遵循的指導思想以及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基本規律。建築理論與建築歷史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城市設計是介於建築學和城市規劃之間的知識領域,從建築學的角度研究城市空間環境及其景觀的問題。

建築物理研究物理學知識在建築中的應用。建築設計應用這些知識為建築物創造適合使用者要求的聲學、光學、熱工學的環境。建築裝置研究使用現代機電裝置來滿足建築功能要求,建築設計者應具備這些相關學科的知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建築同其他各種有關科學技術的關係更加密切,建築技術的進展日新月異。新的結構理論、新材料和新裝置的運用,高層建築和大跨度建築的發展,體現了新技術的威力。建築工業化體系的運用,加速了大量性建築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進入建築設計領域所引起的設計方法論的研究勢必深刻地影響建築學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密集,城市化程序的加快,產業結構的變化,使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成為當代建築師、規劃師和園林設計師面臨的共同課題,同時也為建築學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這種趨勢促使建築學同其他許多學科的互相滲透。社會學、環境工程學、城市科學、行為心理學、生態學、生理學、人體工程學、系統工程學等正在並將繼續對建築學產生影響。這就大大擴充套件了建築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深度。傳統的建築學正在發生變化。建築學必將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和多學科的協作,更好地滿足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對於建築的需求,為人類提供適合於現代生活要求的更美好的建築環境。

建築和建築學發展的歷史程序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偉大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在他的傑作《巴黎聖母院》中所說的“從世界的開始到15世紀,建築學一直是人類的鉅著,是人類各種力量的發展或才能的發展的主要表現”。人類將以自己的智慧和勞動不斷探索建築學的未來,為這部鉅著撰寫新的更加瑰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