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版試印初編

[拼音]:Beida yizhi

[英文]:Beidha Site

西亞以前陶新石器文化堆積為主的遺址。也有中石器時代的堆積。位於約旦西南部佩特拉附近海拔1000米的臺地上,今名塞勒阿格萊特。1958~1967年英國考古學者D.柯克布賴德進行了發掘。這一遺址對於瞭解西亞早期新石器時代建築的發展過程有重要意義。

遺址的底層為中石器時代的納吐夫文化。有類似土坯建築的房屋。遺物主要為半月形石器、細石刻刀、梯形石刀、三角形石刀等,也有角貝裝飾品及許多獸骨。這一文化層後來中斷了,其上覆蓋著厚達2~3米的沙土層。到公元前7000~前6600年,這裡重新有人居住,新來者的文化即前陶新石器文化,其堆積自上而下分為6層。第 6層的房屋是用石塊砌成的半地穴式,呈圓形,門道有三層石階,房屋中央有立柱,屋頂由木板、蘆葦和粘土構築。牆壁和地面塗泥。第 5層的房屋仍為圓形,但已出現多邊形建築。到第 4層,多邊形房屋在數量上佔優勢,並且在聚落中央出現了長方形房屋,面積5米×6米。第3、第2層全是長方形房屋,有的房屋有走廊。第1層範圍比前幾層小,房屋建築與第4層相似。各層建築前後相承,不曾間斷,展現了西亞早期新石器時代建築從圓形到方形的發展過程。

貝達居民使用石器和骨器,石製品主要有錐、鏃、斧、臼、杵、碗、盆,也使用塗泥或塗瀝青的筐。遺址中還發現粘土燒製的動物像和婦女像。有用骨、石、貝殼製作的各種形制的飾物。從留存下來的植物種子看,食物主要依靠採集野生植物,但有的穀物如二粒小麥已處於從野生向栽培過渡的階段。家畜大約只有山羊。遺址中見有產於安納托利亞的黑曜石及來自地中海和紅海的貝類,表明當時已存在原始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