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航空

[拼音]:dandao daodan

[英文]:ballistic missile

導彈的一種,它除了一小段有動力飛行並進行制導的彈道外,全部沿著只受地球重力作用的橢圓彈道飛行。彈道導彈是進攻性武器,它的主要戰術技術指標包括:射程、戰鬥部重量與威力、命中精度、反應時間、基地生存能力、彈頭的突防能力、使用環境條件及可靠性等。

射程是指從發射點到目標的距離,每種導彈有一個最大射程和一個最小射程,組合起來稱為導彈的射程覆蓋範圍。

戰鬥部的威力和命中精度組合起來構成導彈的殺傷概率。戰鬥部的威力半徑與裝藥的威力及目標的抗超壓能力有關。如目標的抗超壓能力是ΔP,核裝置爆炸時以爆心為中心、R為半徑的圓內產生的超壓大於ΔP,則R就是該戰鬥部的威力半徑。 R與威力(以百萬噸梯恩梯當量表示)的立方根成正比。命中精度由落點的散佈度,即圓公算偏差R1(或CEP)表示。R1是一個統計值,量綱是長度。其含義是每一發彈的彈著點落在以瞄準點為中心、R1為半徑的圓內的概率是50%。導彈制導系統的精度越高,R1值越小。要摧毀一個點目標(目標尺寸比威力半徑小得多時稱點目標,反之稱面目標),當R及R1已給定時,一發彈的摧毀概率P等於

所以當P值不變時,R1減少一半,戰鬥部的威力可以減少到原來的1/8。50年代的導彈,制導系統的R1值在幾公里的量級,不得不採用大當量的核裝置。一個攜帶1000萬噸當量戰鬥部的洲際導彈起飛重量達150噸,只能放在固定發射點使用。60年代以後,R1降到1公里以下,威力也可減少到100萬噸當量以下,起飛重量就減到幾十噸的量級了。採用中制導或末制導,又可把R1降到幾十米,彈頭重量進一步減輕,為發展機動導彈提供了可能性。

反應時間是指接到命令到發射第一發導彈所需的時間。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固定發射的大型導彈的反應時間已由50年代的幾個小時縮短到 1分鐘左右。這就可能在敵方攻擊導彈的飛行過程中把導彈發射出去。

為了提高基地的生存能力,地地彈道導彈基地的形式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50年代,由地面暴露陣地,掩蔽部陣地改為井下貯存,井口發射。60年代改為井下發射。地下井的抗超壓能力提高到約2兆帕(21公斤力/釐米2),對導彈的電子部件也進行了核加固。70年代開始研究坑道機動發射和空中機動發射。採用抗和躲兩種手段,是提高生存能力的發展途徑。

為了提高彈頭突破反導彈系統攔擊的能力,裝備了突防裝置,如輕、重誘餌,干擾機或干擾絲等電子對抗手段。核材料貯備的增加,彈頭小型化及分導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多彈頭的發展。使用多彈頭的目的是在進攻中增加一次攻擊的彈頭數量,使對方雷達的跟蹤達到飽和,以犧牲一部分真彈頭來換取一個或幾個彈頭的突防。如果單個彈頭的突防概率是P0,則n個彈頭至少有一個突防的概率就增加到1-(1-P0)n。70年代,又開始發展機動彈頭,用機動飛行來躲避攔擊,以提高突防概率。

為了不失戰機,要提高可發射率和發射成功率。可發射率指貯存庫及有關地面裝置保證導彈處於良好技術狀態所達到的導彈隨時可供發射的概率。發射成功率指臨射前測試合格的導彈正常發射獲得成功的概率。提高這兩個概率的基礎是提高武器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可靠性。

導彈的可靠性是一個統計概念。正確的設計是提高可靠性的基礎,隨著研製工作的進展,武器的可靠性可以增加。在定型後,抓緊生產、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可以把可靠性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加強對發射操作人員的訓練,不出任何人為的故障,是保證高的發射成功率的最後一關。

參考文章

什麼是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