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調整

[拼音]:chengshi guangchang

[英文]:city square

城市中由建築物、道路或綠化地帶圍繞而成的開敞空間,是城市公眾社會生活的中心。廣場又是集中反映城市歷史文化和藝術面貌的建築空間。

簡史

古希臘城市廣場,如普南城的中心廣場,是市民進行宗教、商業、政治活動的場所。古羅馬建造的城市中心廣場開始時是作為市場和公眾集會場所,後來也用於釋出公告、進行審判、歡度節慶等的場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紀念性的建築物(見古羅馬城市廣場)。羅馬的圖拉真廣場中心有圖拉真皇帝的騎馬銅像,廣場邊上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後面的小院中矗立著高43米的圖拉真紀念柱,柱頂立著皇帝銅像,用以炫耀皇權的威嚴。公元5世紀歐洲進入封建時期以後,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動為中心,廣場成了教堂和市政廳的前庭。義大利錫耶納城的開波廣場就是一例。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由於城市中公共活動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的繁榮,相應地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廣場,如羅馬的聖彼得廣場、卡比多廣場等。後者是一個市政廣場,雄踞於羅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氣勢雄偉,是羅馬城的象徵。威尼斯城的聖馬可廣場風格優雅,空間佈局完美和諧,被譽為“歐洲的客廳”(見彩圖)。17~18世紀法國巴黎的協和廣場、南錫廣場等是當時的代表作。19世紀後期,城市中工業的發展、人口和機動車輛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廣場的性質、功能發生新的變化。不少老的廣場成了交通廣場,如巴黎的星形廣場和協和廣場。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和現代建築的出現,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廣場在空間組織和尺度概念上的改變,產生了像巴西利亞三權廣場這樣一種新的空間佈局形式(見巴西利亞規劃)。

中國古代城市缺乏公眾活動的廣場。只是在廟宇前有前庭,有的設有戲臺,可以舉行廟會等公共活動。此外,很多小城鎮上還有進行商業活動的墟場和碼頭、橋頭的集散性廣場。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眾活動使用,相反,還要求他們肅靜迴避。這在古代都城的規劃佈局中更為突出,如宮城或皇城前都有宮廷廣場,但不開放。明清北京城設定了一個既有橫街又有縱街的“T” 字形宮廷廣場(在今天安門廣場)。在縱向廣場兩側建有千步廊,並集中佈置中央級官署。廣場三面入口處都有重門,嚴禁市民入內,顯示宮闕門禁森嚴的氣氛。

分類

現代城市生活對城市廣場提出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就功能而言,廣場大致可分為三類。

集會遊行廣場

這類廣場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廣場。它的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廣場上一般佈置有最重要的公共建築或紀念性建築,平時可供遊覽和一般活動,需要時作為集會遊行之用。這類廣場在規劃上應考慮同城市幹道有方便的聯絡,但不應將貨運交通引入廣場或廣場周圍的交通幹道上,必要時可在廣場外圍另闢輔助性的交通幹道。集會遊行廣場上檢閱臺的設定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同紀念性建築相結合,如北京天安門廣場;另一種是單獨設定,一般在廣場或廣場上主要建築物的中軸線上。

交通集散廣場

大體可分成兩種:一種是集散廣場,是城市中主要人流和車流集散點前面的廣場,如大型體育場和體育館、遊樂場、展覽館、影劇院、會堂、商場等公共建築以及大型工廠、學校、機關門前和交通樞紐站場前,都需要設定集散廣場。這類廣場的規劃主要應組織好人流和車流的集散盡量減少交叉干擾,保證交通暢通。廣場應有足夠的行車面積、停車面積和行人活動面積。在規劃交通樞紐前的廣場時,為了便於旅客和接送者來往於站房同市內公共交通車站和人行道之間,可根據廣場的具體條件修建地下人行隧道或高架橋,以減少廣場上人流。另一種是交通廣場,主要是指重要交通幹道的交叉口,如大型的環行交叉、立體交叉等(見城市道路交叉口)。這類廣場主要起組織和疏導交通的作用。交通集散廣場的周圍宜較多地佈置綠化地帶作為隔離帶;主要建築物不宜直接面臨廣場;尤其不宜在這類廣場的四周佈置有大量人流進出的大型公共建築。

文化遊憩廣場

這類廣場設定在城市歷史文化遺址、紀念建築、公園綠地、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蹟前,主要功能是供人們瞻仰、觀賞和遊憩。這類廣場在規劃上宜保持環境幽靜,禁止車流穿行或進入;廣場建築佈局和環境設計要求精緻,體現或保持符合廣場所在地的性質的藝術特色。此外,城市居住區、商業中心、步行街、地下街、濱河路、林蔭道以及公園綠地內、大學校園內也常常佈置這種型別的小廣場。

規劃設計

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要根據組織各種公共活動的需要,對廣場的數量、性質、面積、分佈和佈局等從整體上作出安排。城市廣場是一個由自然的和人工的環境所圍成的三度空間。根據它的空間比例、圍合程度又可分為封閉的、半封閉的和開敞的幾種形式。有的國家的大城市還出現半地下的“下沉式”廣場,是一種新的空間形式。在佈局手法上,可分為規劃的、自然的或兩者混合的幾種。廣場的藝術佈局,包括它的尺度、構圖手法等,隨著時代的前進、技術的進步和觀念形態的改變而不斷有所發展。廣場規劃設計要運用視覺藝術規律和各種藝術的、技術的手段,把綠化地帶、建築群、雕塑、噴泉、建築小品和人工照明、音響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富有魅力的空間藝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