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航海
[拼音]:Changcheng
[英文]:Great Wall
舉世聞名的最長城牆建築、最巨集偉的土木工程,也稱萬里長城。據記載長城始建於公元前 7世紀春秋時期的楚國。戰國時期,趙、鄭、魏、齊、燕等國各自築自衛長城,秦、趙、燕三國為防禦北方騷擾也修築有長城。秦統一中國後,將北部長城連線,西起甘肅臨洮(今岷縣),東至遼東,長達1萬餘里。西漢除修葺秦長城外,又加建東、西兩段長城。西段長城及亭障經甘肅敦煌,直到玉門關迤西,今新疆境內;東段經內蒙古的狼山、陰山、赤峰,東達吉林。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宋等朝代都修建過部分長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開始,歷經200餘年,大規模地修築了大部分大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鴨綠江。據1965年前測繪資料,不計算一些段落的複線和起伏,但包括今山西、河北境內的內長城,明長城為12700餘里。其中自山海關至鴨綠江的1900餘里一段,已大部毀壞,而山海關至嘉峪關的萬里長城則至今大多完整。
明長城途經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九省、市、自治區,隨著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築,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裡一堡,百里一城”之說。為了防禦、通訊和保護交通的需要,採用多種形式的設施,諸如關城、敵臺、烽火臺等等。
築城工程因地制宜,就材築造。在黃土高原一般用土版築或土築,現存臨洮秦長城即用版築。玉門關一帶的漢長城用砂、礫石和紅柳或蘆葦層層壓疊,殘垣高5~6米,無土之處則壘石為牆,現存陝西旬陽楚長城即是用石塊壘成。又如赤峰附近一段,石牆底寬6米,殘高2米,並有顯著的收分。山岩溪谷處,則雜用木、石建造。明代長城曾在一些地段用整齊的條石和特製的城磚砌成,其構造按地區特點有條石牆(內包夯土或三合土)、塊石牆、磚牆(內包夯土或三合土)、夯土牆等數種。特殊地帶利用山崖建雉堞或劈崖作牆,在遼東鎮有山險牆、劈山牆等。八達嶺等處的城牆頂面用方磚鋪地,石灰砌縫,連野草也難生長。牆頂裡側,砌約1米高的磚壁;外側築1.6米高的垛口,每個垛口上有了望孔,下部有一個射擊孔。城牆的高度,視地形起伏而定,往往利用陡坡構成城牆的一部分,高約3~8米,居庸關和八達嶺一帶的長城平均高約7~8米。牆厚視材料和構造有所不同,頂寬約4~6米,城牆斷面一般呈梯形,下寬上窄。
城牆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敵臺(哨樓)。 敵臺有實心、空心兩種,平面有方有圓。空心敵臺是明中葉的創造,高兩層,突出城牆外,底層為拱券結構,設有了望口和炮窗;上層設了望室及雉堞。
烽火臺都建於山嶺最高處,相距約1.5公里。漢代稱“烽燧”,明代稱“煙墩”。若干烽火臺設總檯一座,常建於營堡附近,外有圍牆,形如空心敵臺。總檯附近,築有高約1.7米,長約2.6米的矮牆,縱橫交叉,以阻止騎兵馳近。
關城、隘口都選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關城內建營堡,加建一道城牆,以加強縱深防衛。重要關城縱深配置營堡,多建城牆數重。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雁門關、嘉峪關等,都十分堅固雄壯。(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