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徵文
2016年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徵文
景海鵬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徵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徵文一:
三年前,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景海鵬說:“鮮花和掌聲過後,我們一如既往投入戰鬥。”三年後的今天,已是將軍的他,向著太空再次出征。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年少時到供銷社打醬油的一幕,至今銘刻在景海鵬的腦海深處——
那天,供銷社的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場上那個“海鷗五號”嗎?!
那是公社組織的一場籃球比賽。他穿著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影象是海鷗,後背印著大大的“5號”。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個子投球必中,一舉扭轉戰局。
打完醬油,景海鵬掏錢,阿姨笑著說:球打得好,不要你錢!
那位阿姨或許不知道,她的這句話,從此點燃了一位少年的追夢之旅。多年以後的深夜,在航天員教室裡回憶起這一幕,景海鵬說:“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轉折。”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景海鵬說,“不是為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為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時值小學五年級的景海鵬,當時做夢都想著成為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然而,因為個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著床單偷偷哭泣。不知多少個夜晚,他抱著從鄰居家借來的破籃球,一次次起跳、揚手,投向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著的籃球筐……
至今,景海鵬仍保持著深夜投籃的習慣。就在記者採訪的兩週前,他還利用訓練間隙和教練比賽投球,那天他連續投中67個,“距76個紀錄還差一點”。
“投籃”彷彿是一種人生隱喻,最初的夢想也如 “畫在牆上的籃球筐”一樣不斷升級,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揮汗如雨的努力和堅持不變。 景海鵬正是靠這份努力和堅持,迎來一次次夢想成真時刻。
高三那年,他被報欄裡的一張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飛行員拿著氧氣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戰鬥機旁邊。他清晰記得,那位飛行員叫張海鵬。“一樣的名字”與“羨慕的心情”雙重發酵,他燃起當飛行員的夢想。
從此,從飛行學員到戰鬥機飛行員,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員,他的夢想不斷點燃,不斷實現……如同他最喜歡的連續投籃,實現一個夢想,他馬上就有下一個夢想。
“人生,正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起來的。”景海鵬說,“唯有為夢想奮鬥的人,才懂得夢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夢想成真時的快樂。”
2016年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徵文二: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將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軌道高度交會對接,比之前的交會對接軌道高了50公里。這也意味著,他和搭檔陳冬一起,都將成為中國飛得最高的航天員。
篤志
等待十年圓夢神九
為什麼還要飛?這是景海鵬被問的最多的問題。
他微笑著給出了答案:“原因很簡單,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幹別的,那叫不務正業。”
景海鵬屬馬。雖為老驥,志卻不止千里。
“一個人每個階段都有夢想。人的一輩子是由各個時期大小不同的夢想串起來的。一個目標實現了之後,一定會確立一個新的目標。如果一個人實現目標後就無所事事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說。
上高中時,偶然間看到一張飛行員照片的景海鵬,萌生了“我要當飛行員”的志向。得知航天員選拔的訊息後,已經當了13年飛行員的他,又開始憧憬“力爭成為一名航天員”。
1998年1月,景海鵬如願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從那時起,飛天便成為他的夢想。
十年等待,一朝夢圓。“2008年我的飛天夢想實現後,我就把新目標瞄上了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夢想又一次實現後,很多人問,你還訓練嗎?我就笑說,不訓練我幹啥。”景海鵬說,“因為我的下一個夢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備戰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
“只有這樣,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實。”他說,雖然航天員這個職業有風險有挑戰,但“我熱愛這個職業”。
事實上,這個生在農村、黃土地上長大的山西運城人,還有著更大的動力——回報祖國的栽培。
“我一個農村娃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都是國家培養的結果。”景海鵬說,“我要回報國家。可怎麼才是回報國家呢?就是多執行任務,把所有在地面實現不了的,透過航天員在太空實現,從而造福全人類。”
重遊璀璨星空,俯瞰美麗家園,對景海鵬而言已不再像當初那般新奇。他說:“這次,就一門心思準備好任務,爭取不留遺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中,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用他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個牽頭人,多操點心。”
景海鵬這樣描述指令長的職責:“每天工作結束了,把完成情況寫到日誌上,並與地面指揮溝通等等。遇到緊急情況,我將代表乘組與地面進行溝通。這是指令長必須承擔的責任。”
神舟九號飛行任務中,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不僅要確保成百上千個指令準確無誤地傳送,還要組織各類實驗有序開展;不僅要嚴格執行飛行計劃,還要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宮一號中工作生活。
這次飛行的時間更長,在軌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個,對乘組的身心素質、工作能力、任務規劃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馬識途。擁有豐富飛行的'景海鵬,常在訓練中對陳冬進行針對性指導以及實用的小建議,比如在失重環境下東西不能隨意放、移動身體前必須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擊小測”更是包括陳冬、劉洋等搭檔都領教過的“景式”訓練手段:平時訓練時,景海鵬會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丟擲問題,考考對方是否所有知識技能都紮實掌握。
陳冬也屬馬,比景海鵬小一輪。在他眼裡,景海鵬是他的榜樣,“能與之搭檔非常幸運”。
景海鵬的細心周到,也讓陳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練,景海鵬早早戴好了壓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陳冬“壓力山大”。這個小細節被景海鵬看在眼裡,記到心上。演練結束後,景海鵬悄悄告訴陳冬,以後一定會注意兩人步調一致,防止給對方帶來無形的壓力。
景海鵬坦言,三度飛天的心情“一樣,也不一樣”。
“高興激動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但是畢竟經歷過兩次飛天的考驗,經歷過18年航天員生涯的磨礪,這次的心態更增加了一份平和、從容、淡定和堅定。”景海鵬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請大家放心!”
克己
不當“差不多先生”
景海鵬喜歡上打籃球,從小學五年級開始。
個子矮,他就苦練精準的投籃絕技,從而成為隊裡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誰也不比誰差。
從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後到首次飛天前的十年間,景海鵬從沒有在夜裡12點之前睡過覺,也沒有耽誤過一天訓練。
那十年,他就是這麼過來的——每天6點半起床,吹一會兒長號,8點開始訓練,一直到中午12點,午飯後又從下午1點訓練到6點。晚上用來寫當天的總結和安排第二天的訓練。躺在床上,還會閉上眼睛把當天的訓練過程在腦海裡過一遍。
“堅持,堅持,再堅持。”他說,“沒有捷徑,堅持是唯一的選擇。”景海鵬把這份刻苦,堅持到今天。
在這次任務中,需要航天員參與操作的在軌試(實)驗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透過的情況下,他和陳冬仍會拿出時間對一些在軌試(實)驗專門進行強化訓練。
“我們要把地面專家希望達到的目標理念帶到太空去實現。一些在軌試(實)驗之前我也沒做過,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時會留下遺憾,所以要反覆練習。”他說,“航天員可不能當‘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點火,我們的查漏補缺一刻也不會停止。”
訓練之餘,景海鵬也參加了不少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特別是與青少年進行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從小萌生科學的夢想,這也是航天員任務的一部分。”他說,“在青少年心中種下那一顆種子很重要。”
這位“英雄航天員”卻自稱是個不稱職的兒子、父親和丈夫。航天員職業的特殊性,讓他很難像平常人一樣侍奉父母、陪伴妻兒。“從嫁給我那一天開始,她就做好了準備。”但景海鵬依然記得第一次飛天時,妻子緊張得三天三夜沒睡著,“希望這一次她也和我一樣,不會有壓力。”
至於帶了什麼上天以寄託對家人的思念,景海鵬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給大家一個驚喜。”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將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軌道高度交會對接,比之前的交會對接軌道高了50公里。這也意味著,他和搭檔陳冬一起,都將成為中國飛得最高的航天員。
篤志
等待十年圓夢神九
為什麼還要飛?這是景海鵬被問的最多的問題。
他微笑著給出了答案:“原因很簡單,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幹別的,那叫不務正業。”
景海鵬屬馬。雖為老驥,志卻不止千里。
“一個人每個階段都有夢想。人的一輩子是由各個時期大小不同的夢想串起來的。一個目標實現了之後,一定會確立一個新的目標。如果一個人實現目標後就無所事事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說。
上高中時,偶然間看到一張飛行員照片的景海鵬,萌生了“我要當飛行員”的志向。得知航天員選拔的訊息後,已經當了13年飛行員的他,又開始憧憬“力爭成為一名航天員”。
1998年1月,景海鵬如願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從那時起,飛天便成為他的夢想。
十年等待,一朝夢圓。“2008年我的飛天夢想實現後,我就把新目標瞄上了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夢想又一次實現後,很多人問,你還訓練嗎?我就笑說,不訓練我幹啥。”景海鵬說,“因為我的下一個夢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備戰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
“只有這樣,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實。”他說,雖然航天員這個職業有風險有挑戰,但“我熱愛這個職業”。
事實上,這個生在農村、黃土地上長大的山西運城人,還有著更大的動力——回報祖國的栽培。
“我一個農村娃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都是國家培養的結果。”景海鵬說,“我要回報國家。可怎麼才是回報國家呢?就是多執行任務,把所有在地面實現不了的,透過航天員在太空實現,從而造福全人類。”
重遊璀璨星空,俯瞰美麗家園,對景海鵬而言已不再像當初那般新奇。他說:“這次,就一門心思準備好任務,爭取不留遺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中,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用他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個牽頭人,多操點心。”
景海鵬這樣描述指令長的職責:“每天工作結束了,把完成情況寫到日誌上,並與地面指揮溝通等等。遇到緊急情況,我將代表乘組與地面進行溝通。這是指令長必須承擔的責任。”
神舟九號飛行任務中,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不僅要確保成百上千個指令準確無誤地傳送,還要組織各類實驗有序開展;不僅要嚴格執行飛行計劃,還要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宮一號中工作生活。
這次飛行的時間更長,在軌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個,對乘組的身心素質、工作能力、任務規劃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馬識途。擁有豐富飛行經驗的景海鵬,常在訓練中對陳冬進行針對性指導以及實用的小建議,比如在失重環境下東西不能隨意放、移動身體前必須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擊小測”更是包括陳冬、劉洋等搭檔都領教過的“景式”訓練手段:平時訓練時,景海鵬會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丟擲問題,考考對方是否所有知識技能都紮實掌握。
陳冬也屬馬,比景海鵬小一輪。在他眼裡,景海鵬是他的榜樣,“能與之搭檔非常幸運”。
景海鵬的細心周到,也讓陳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練,景海鵬早早戴好了壓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陳冬“壓力山大”。這個小細節被景海鵬看在眼裡,記到心上。演練結束後,景海鵬悄悄告訴陳冬,以後一定會注意兩人步調一致,防止給對方帶來無形的壓力。
景海鵬坦言,三度飛天的心情“一樣,也不一樣”。
“高興激動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但是畢竟經歷過兩次飛天的考驗,經歷過18年航天員生涯的磨礪,這次的心態更增加了一份平和、從容、淡定和堅定。”景海鵬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請大家放心!”
克己
不當“差不多先生”
景海鵬喜歡上打籃球,從小學五年級開始。
個子矮,他就苦練精準的投籃絕技,從而成為隊裡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誰也不比誰差。
從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後到首次飛天前的十年間,景海鵬從沒有在夜裡12點之前睡過覺,也沒有耽誤過一天訓練。
那十年,他就是這麼過來的——每天6點半起床,吹一會兒長號,8點開始訓練,一直到中午12點,午飯後又從下午1點訓練到6點。晚上用來寫當天的總結和安排第二天的訓練。躺在床上,還會閉上眼睛把當天的訓練過程在腦海裡過一遍。
“堅持,堅持,再堅持。”他說,“沒有捷徑,堅持是唯一的選擇。”景海鵬把這份刻苦,堅持到今天。
在這次任務中,需要航天員參與操作的在軌試(實)驗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透過的情況下,他和陳冬仍會拿出時間對一些在軌試(實)驗專門進行強化訓練。
“我們要把地面專家希望達到的目標理念帶到太空去實現。一些在軌試(實)驗之前我也沒做過,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時會留下遺憾,所以要反覆練習。”他說,“航天員可不能當‘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點火,我們的查漏補缺一刻也不會停止。”
訓練之餘,景海鵬也參加了不少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特別是與青少年進行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從小萌生科學的夢想,這也是航天員任務的一部分。”他說,“在青少年心中種下那一顆種子很重要。”
這位“英雄航天員”卻自稱是個不稱職的兒子、父親和丈夫。航天員職業的特殊性,讓他很難像平常人一樣侍奉父母、陪伴妻兒。“從嫁給我那一天開始,她就做好了準備。”但景海鵬依然記得第一次飛天時,妻子緊張得三天三夜沒睡著,“希望這一次她也和我一樣,不會有壓力。”
至於帶了什麼上天以寄託對家人的思念,景海鵬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給大家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