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
[拼音]:diwen huanjing
[英文]: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溫度低於人體舒適程度的環境。一般取 21±3℃為人體舒適的溫度範圍,因此18℃以下的溫度即可視作低溫。但對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響的低溫,通常是在10℃以下。低溫環境除了冬季低溫外,主要見於高山、南極和北極等地區以及水下。
低溫對人體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低溫凍傷:低溫對人體的傷害作用最普遍的是凍傷。凍傷的產生同人在低溫環境中暴露時間有關,溫度越低,形成凍傷所需的暴露時間越短。如溫度為5~8℃時,人體出現凍傷一般需要幾天時間;而-73℃時,暴露12秒即可造成凍傷。凍傷的臨床表現可分三度,一度為紅斑,可以恢復;二度為水瘡性凍傷,經治療可以恢復;三度為壞疽,難於復原。人體易於發生凍傷的是手、足、鼻尖和耳廓等部位。
在-20℃以下的環境裡,面板與金屬接觸時,面板會與金屬貼上,叫做冷金屬粘皮。這是一種特殊的凍傷。有氧化膜的鋁和鐵最易造成粘皮現象。表面光亮的銅和銀等金屬,表面粗糙或有冰雪、塵土等覆蓋的金屬,則不易造成這種現象。
(2)低溫的全身性生理效應:是人在溫度不十分低的環境(-1℃至6℃)中依靠體溫調節系統,可使人體深部體溫保持穩定。但是在低溫環境中暴露時間較長,深部體溫便會逐步降低,出現一系列的低溫症狀。首先出現的生理反應是呼吸和心率加快、顫抖等現象,接著出現頭痛等不舒適反應。深部體溫降至34℃以下時,症狀即達到嚴重的程度,產生健忘、吶吃和定向障礙;降至30℃時,全身劇痛,意識模糊;降至27℃以下時,隨意運動喪失,瞳孔反射、深部腱反射和面板反射全部消失,人瀕臨死亡。
防護方法
(1)加溫:利用供暖和空調系統使艙室等區域性環境內的溫度保持在舒適範圍。穿衣是最常用的一種低溫防護措施。人在21℃氣溫環境中保持舒適所需的衣服為1隔熱單位,12℃約需2隔熱單位,3.5℃需3隔熱單位,-6.5℃需8隔熱單位,-12℃需11隔熱單位。每2.5釐米厚的衣服大約為3隔熱單位。衣服過厚,無實際使用價值。衣服隔熱效果受潮溼的影響很大,衣服受潮則隔熱效果大大降低。因此禦寒衣服必須乾燥。衣服內加溫,能增加衣服的禦寒效果。衣服內通以熱空氣,稱作通氣加溫服,衣服內通以熱水,稱作通水加溫服。這種衣服的夾層內襯有用水管網織成的夾層。通水加溫服的效果比通氣加溫服為好,但結構比較複雜,成本也較高。禦寒必須注意手、足的保溫,在極冷的條件下,使用電池加溫的手套和襪子是一種有效的措施。
(2)體力活動:劇烈的體力活動可使人體產生高達1400千卡每小時熱量,比平時人體代謝率提高到20倍左右。在-20℃以下的低溫環境中,如果除厚衣外沒有其他有效的防護措施,體力活動便成為一種必要的防護手段。
(3)習服:人長期在低溫環境中生活和鍛鍊,即可逐漸地適應低溫,但這種習服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