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記憶材料

[拼音]:youju jianzhu

[英文]:post office construction

辦理郵政業務的公共建築。郵政建築包括郵件處理中心局、郵件轉運站、郵政局、郵電局、郵電支局、郵電所、代辦所、郵亭等。此外,郵局還附設或單獨設立報刊門市部、報刊亭和集郵門市部。其中主要建築的設計要點如下:

郵件處理中心局

又稱郵政通訊樞紐,位於幹線郵路匯集點、郵政網路樞紐部位的郵政局。它是將郵局收寄的郵件集中起來分揀封發處理的地方,因此要求院內有足夠的調車場地和裝卸臺位、行車通道等。建築密度一般要求在25%以內。建設用地須考慮擴建的可能性。

郵件處理中心局設有信函分揀車間、包裹分揀車間、印刷品分揀車間、報刊分發車間、郵件轉運車間、生產排程室、供電室、空郵袋庫、業務檔案庫、海關用房,以及生產輔助用房、生活輔助用房等。信函分揀車間是分揀信函的操作場所,現代多使用“郵政編碼自動閱讀分揀機”。利用機械自動分揀信函的車間,要求車間寬大,能安裝機械流水線。包裹分揀車間、印刷品分揀車間、轉運車間(又稱重件處理中心)要求室內有足夠的空間,一般層高在6米左右,柱網間距在6×6米或以上,應能滿足安裝分揀機流水線和立體貯存郵件的需要,以及有足夠的交通道。車間內還應有通風吸塵裝置和完善的消防設施。

郵件轉運站

在一些大城市的火車站、機場、碼頭建有郵件轉運站,它的作用相當於郵件處理中心局的郵件轉運車間。郵件轉運站除有運轉車間外,應設有生產輔助用房和生活用房,並有調車場地和裝卸臺。

郵政局

中國大城市裡郵政局(所)的平均服務半徑為0.5公里,服務人口為2萬人,其中的郵政支局平均服務半徑為0.85公里,服務人口為6萬人。農村縣城設郵政局,下設郵政所、代辦所。大城市近郊農村約7平方公里設一郵政支局(所),約23平方公里設一郵政局。城市郵政支局分三等:一等支局建築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二等支局為1600平方米,三等支局為1200平方米。郵政局建築包括營業廳(少數大城市郵局有夜間服務廳)、包裹庫、出口包裹封發室、大宗郵件庫、大宗郵件處理室、期刊庫、報刊發行室、金庫、會計室、投遞室、開筒室、出口封發室、進口分發室、匯檢室、稽查室,以及生產輔助用房和生活用房等。營業廳是對外服務的場所,應寬敞、明亮。營業廳內須設專用櫃檯,包括包裹臺、匯兌臺、售票臺、國際臺、報刊臺、大宗郵件臺、集郵臺等;櫃檯外為使用者活動場地。郵局位置要明顯,建築立面設定郵徽和“郵政局”等字樣。郵局院內要有車輛迴轉場地和裝卸臺。建築密度一般為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