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電子學
[拼音]:weidaixian he leiweidaixian
[英文]:microstrip and microstrip-like transmission lines
適合製作微波積體電路的平面結構傳輸線,有微帶線、共面線、槽線和鰭狀線等多種形式(圖1),應用最廣的是微帶線。微帶線與金屬波導相比,它的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使用頻頻寬、可靠性高和製造成本低等;缺點是損耗稍大,功率容量小。
傳統的微波傳輸線是同軸線和金屬波導。隨著微波頻率的不斷提高和微波裝置的小型化,傳輸線的結構日益增多。60年代前期,由於微波低損耗介質材料和微波半導體器件的發展,形成了微波積體電路,使微帶線得到廣泛應用,相繼出現了各種型別的微帶線。
微帶線和類微帶線一般用薄膜工藝製造。介質基片選用介電常數高、微波損耗低的材料,如氧化鋁陶瓷、石榴石鐵氧體和石英等。導體還應具有導電率高、穩定性好、與基片的粘附性強等特點。
微帶線
含有空氣和基片的混合介質傳輸線。在較低的微波頻率上,它的最低模式的縱向場分量很小,因此可近似為TEM模傳輸線,稱為準TEM模(圖2)。對於較高的微波頻率,則必須考慮混合模的色散特性和高次模的影響。
微帶線的主要特性參量有特性阻抗、等效介電常數和衰減常數。特性阻抗
,式中 C1=εeffC
,是微帶線中在傳輸方向上單位長度內的電容量;C
是相同尺寸,但沒有基片的空氣微帶的單位長度電容量;
是電磁波在微帶中傳輸的速度;vc是空氣中的光速;εeff稱為等效介電常數。
衰減常數表示微帶的損耗,包括導體損耗、介質損耗和輻射損耗。導體損耗比介質損耗大,它與導帶的材料、尺寸和表面光潔度等有關。介質損耗取決於基片的介電常數、損耗角正切以及導頻寬度與基片厚度之比(簡稱微帶的寬高比)。輻射損耗也取決於基片的介電常數和微帶的寬高比。微帶線的任何不連續性,尤其是開路端和彎曲都將使輻射增加。把微帶置於金屬封閉殼內的遮蔽微帶線可避免電磁能輻射。
隨著微波頻率的提高,用準TEM模方法計算微帶線參量的誤差逐漸增大,必須採用同時考慮TM模和TE模的混合模分析方法。混合模具有色散特性。
微帶線在毫米波頻率容易發生高次模。開式微帶線的高次模由離散模譜和連續模譜兩部分組成,離散模譜屬表面波(慢波),連續模譜是快波。遮蔽微帶的高次模是離散模譜。
為避免高次模,微帶線應選用較低介電常數的介質基片,如石英;或採用懸置微帶,在它的基片與接地面之間有空氣層相隔,它還可降低損耗。若空氣層用低介電常數的材料代替,則稱為雙層介質微帶。
耦合微帶線
在同一介質基片上置有兩條或多條平行導帶並互相耦合的微帶線。兩條平行導帶的耦合微帶線可激勵兩種獨立的模式。一對耦合線分別端接等幅反相的電壓,叫作奇模激勵,此時任何橫截面上兩導帶的電壓都等幅反相,所傳輸的波稱為奇模。耦合線分別端接等幅同相的電壓,則稱偶模激勵,此時,任何橫截面上兩導帶的電壓都等幅同相,所傳輸的波稱為偶模。奇、偶模的場分佈不同(圖2),其參量也不一樣。記耦合微帶奇、偶模的單位長度電容量為C0(εr)和Cθ(εr),當用空氣代替基片時,其值為C0(1)和Cθ(1),且耦合微帶的奇、偶模等效介電常數為
εeff,0=C0(εr)/C0(1)
εeff,θ=Cθ(εr)/C0(1)
則奇模和偶模的相速度為
奇模和偶模的特性阻抗為
Z0,o=1/vp,oC0(εr)
Z0,θ=1/vp,θCθ(εr)
由於奇模激勵時電場分佈在介質和空氣中的比例小於偶模激勵,使εeff,0<εeff,θ,因此vp,o>vp,θ,Z0,o<Z0,θ兩導帶相距越近,則耦合越強,奇、偶模的特性阻抗相差也越大,反之亦然。
除對稱平行耦合線外,還有不對稱平行耦合和多導帶耦合等結構。隨著頻率的提高,還必須考慮混合模的色散特性和高次模的影響。
共面線
它的中心導帶與接地帶位於介質基片的同一側,這種結構容易同各種元件、器件並聯而無需像微帶那樣在基片上鑽孔安裝。共面線存在磁場的橢圓極化區,適宜製作鐵氧體非互易器件,這時需要引入等效磁導率μeff。共面線的特性參量也有混合模和準 TEM模兩種分析方法。共面線的損耗稍大於微帶線。減小中心導頻寬度與兩接地帶間距的比值,可以避免電流在導帶邊緣的過分集中,從而降低導體損耗。然而為減小輻射損耗,接地帶的間距又必須遠小於共面線的波導波長。
槽線
與微帶線呈互補結構,其介質基片僅一側敷有導電層,並刻有一條窄槽。槽線的電磁場集中在槽的附近,電場橫跨於槽上,磁場垂直於槽所在的平面。它也存在磁場的橢圓極化區,與共面線有類似的特點。槽線、共面線均可與微帶線結合使用,製成各種微波電路。
槽線只傳輸混合模,其最低模式類似於矩形波導中的TE10模,但沒有截止頻率。槽線的特性阻抗為Z0=U2/2P,其中P是傳輸功率,U是槽間電壓。槽縫越寬,則特性阻抗越高。由於製造工藝的限制,槽線只適宜製成高阻抗線,而微帶則宜製成低阻抗線。槽線的特性阻抗隨頻率的變化比微帶大,損耗也略大於微帶。槽線的等效介電常數隨頻率提高而增大,但稍低於微帶。
鰭狀線
由平面積體電路與矩形金屬波導結合而成的毫米波整合傳輸線。平面積體電路置於矩形波導的 E平面內,也可視為遮蔽槽線或用介質片載入的脊波導。遮蔽外殼選用波段的標準金屬波導,介質材料用玻璃纖維強化的聚四氟乙烯薄片。鰭狀線按平面電路的形式分為單側、雙側和對蹠等形式,以單側鰭狀線應用最廣。鰭狀線的特點是單模頻頻寬、損耗比微帶小,以及裝配半導體元件和器件較方便等。鰭狀線中也只能傳輸混合模,其最低模式也類似於矩形金屬波導中的 TE10模。它與槽線不同之處是電磁場分佈在波導中,而不是聚集在槽的附近。鰭狀線的特性阻抗在槽寬與波導高度相等時最大,相當於介質片載入的波導。阻抗隨槽寬減小而下降,最小阻抗受制造工藝限制。鰭狀線的導波長一般大於自由空間波長,但當槽寬遠小於波導高度時卻小於自由空間波長。鰭狀線廣泛用於20吉赫以上的毫米波頻率。
參考書目
L.Young and H.Sobol, Advances in Microwaves,Vol. 8,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