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保護的國際協定

[拼音]:Xizang simiao bihua

[英文]:Tibetan temple paintings

7世紀佛教傳入中國西藏高原(古稱吐蕃),西藏佛教藝術隨之興盛起來。西藏佛教藝術,是印度密宗造像藝術吸收一些藏地固有的神祇,即密宗與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相結合的產物。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西藏佛教藝術中,具有較高成就的是儲存在寺廟殿堂中的壁畫藝術。迄今在拉薩(前藏)、山南、日喀則(後藏)等地,在被稱作西藏三大藝術寶庫──拉薩布達拉宮、江孜白居寺、薩迦薩迦寺等寺廟中,仍儲存大量的壁畫。

西藏的繪畫,總稱藏畫,主要分三大流派:康赤、藏赤與衛巳赤(赤為寫畫之意)。前藏一帶繪畫,色淡雅而高貴。後藏一帶繪畫,色鮮豔而突出黃色。山南一帶繪畫,色相複雜,筆意細緻。此外,還有3類外來的繪畫:

(1)漢畫,似唐宋青綠山水畫,強調線描,多勾勒、白描與平塗;

(2)印度畫,似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畫,菩薩鼻高腰細,姿態婀娜,色澤渾厚,多工筆畫;

(3)尼泊爾畫,人物造型富於舞蹈姿態,鼻小略陷,眼眶突出,用色單調,以黑、紅為主色。10世紀,西藏佛教進入後弘期以後,先後出現寧瑪、噶當、薩迦、噶舉和格魯(黃教)等不同佛教教派,不同教派的繪畫風格亦有不同。總的來說,黃教以前各教派的繪畫藝術,較為自由奔放,而黃教繪畫卻較拘謹、工整。西藏壁畫藝術的構圖、設色和勾線等技巧,就是在歷史悠久的藏民族繪畫傳統上,融匯、借鑑中國內地以及印度、尼泊爾的繪畫風格,結合本民族的生活特色和西藏佛教的特殊要求,異彩紛陳,融成富於裝飾效果、色調鮮豔的藏族繪畫格調,無論在人物刻畫、景物配置、賦彩象類和技法駕馭上,都達到了新的水平。

西藏寺廟壁畫大都依據《造像量度經》等“三經一疏”,作為繪畫儀軌,從宣傳宗教的目的出發,對佛像的人體比例等方面提出要求。壁畫中的釋迦、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及其他顯、密二宗中的形象,多具有西藏佛教藝術的一些特點。如觀音作男身,羅漢為十六羅漢,吉祥天女面目獰惡,怖畏金剛凶險可怖,以骷髏作裝飾,持頭蓋為飲器,表現了西藏佛教原始、野性、獷悍的一面。但是,藏族藝術工匠在創作壁畫時並未完全受佛經儀軌的限制,相反,卻時而擺脫那種統一、呆板的規定,把自己對現實中人的形象的觀察、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個性,滲透到作品中,使得某些佛像具有地方特點和人間情趣,所描繪的風物、景觀和世俗生活場景,也大多栩栩如生,表述了現實感和人民性。壁畫構圖多用之字形,形成橫卷式連環畫,而俯視散點透視的繪法,即使在表現巨集大壯觀的場景時也能駕馭自如。西藏壁畫注意刻畫人物,其藝術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例如,歷代達賴、班禪以及高僧、祖師的傳記或肖像作品,多集中表現其生理特徵和精神個性,人們可以一眼加以區別。蓮華生、米拉日巴、阿底峽、布頓、宗喀巴、巴思巴、五世達賴、四世班禪等,都有自己的形貌特徵,往往把他們人間化,而不是神化。又如渡母像,具有現實人物濃麗綽約、豐肌的特徵,應該說是以西藏貴族夫人為模特來繪製的。這種世俗的情趣,已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佛教要求“超塵絕俗”的主旨。

西藏寺廟壁畫的另一特點,是它所表現的歷史傳統。西藏寺廟中有大量的歷史風俗性畫面,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西藏千餘年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傑出的歷史人物,歌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主題,而且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這類壁畫大部分有藏文榜題,成為研究西藏曆史和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例如,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尺尊公主的繪像,大都很有藝術個性。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不少寺廟都有反映。羅布林卡達旦明久頗章(宮)中,由幾百幅畫面組成的西藏曆史壁畫中,通過使唐求婚、五難婚使、宴前認舅、公主進藏等情節,形象地再現了唐蕃聯姻的歷史佳話。大昭寺、布達拉宮的《歡慶圖》中,描繪了文成公主駕抵邏些(今拉薩)時,受到吐蕃王臣百姓隆重禮遇的盛況。

西藏許多重要壁畫,都參照依據《西藏王統記》、《拔協》、《紅史》等歷史著作繪出。例如,描繪西藏先民從猿變人的傳說,各地寺廟歷次修建的畫面、各教派的傳承系統及重要事件人物等,也都具有史料價值。布達拉宮一組由上百個畫面繪成的17世紀重建布達拉宮壁畫,表現了成千上萬的工匠負石爬山,砍樹行船,疊牆搭架,冶煉加工的勞動場面,令人過目難忘。布達拉宮東大殿五世達賴畫傳中,有五世達賴朝覲順治,十三世達賴朝覲慈禧、光緒以及固始開會見五世達賴的場面。日喀則德慶頗章壁畫中,有巴思巴與忽必烈六盤山會見場面。其中,五世達賴見順治帝壁畫,表現了1652年達賴赴北京覲見、受賜、遊樂、觀劇並受封為“西天大自在佛所領釋教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等項活動和歡迎盛況,忠實記錄了這個國內民族團結、友好往來的歷史事件。

西藏現存寺廟壁畫,大多為元代以後的遺存。其中,薩迦寺、夏魯寺、白居寺和桑耶寺時代稍早,而拉薩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及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等處壁畫,則主要為明清以來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創建於唐大曆十一年(776),作為西藏曆史上第1座剃度僧人出家寺院的桑耶寺,以描繪西藏曆史的壁畫而聞名。薩迦寺為薩迦派藝術的大本營,繪有多幅曼荼羅(壇城)壁畫。白居寺則是集薩迦、夏魯、格魯3個教派,西藏、尼泊爾、內地3種藝術風格於一爐的寺院,壁畫藝術獨具一格。而大昭寺依據《如意寶樹史》繪製的108幅佛傳壁畫,可以說是國內現存此一題材種類最多的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