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教育

[拼音]:fenxi panduan yu zonghe panduan

[英文]:analytical and synthetical judgments

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德的哲學基本概念。他認為,在一切判斷中,如果謂項的內容本已暗含在主項中的,是分析判斷;如果謂項的內容是從外邊加到主項上去的,是綜合判斷。分析判斷的謂項實際就是把主項的一部分內容獨立出來說明主項,使主項這一方面的含義更清楚,但並不能給主項增添新的內容,所以又叫解釋的判斷。這類判斷的謂項只要依據矛盾律便能先天地從主項中分析出來,並具有普遍必然性。例如,“一切物體都是具有廣延的”,謂項“廣延的”,只要分析主項“物體”就必然得到。因為廣延屬性本來就暗含在主項“物體”這一概念裡。綜合判斷的謂項,原先不在主項裡,它是通過經驗才加到主項上去的,它能夠給主項增添新的內容,所以又叫擴充判斷。這類判斷,因為它的謂項來自經驗,而從經驗得來的東西總是屬於個別、偶然的,所以不具備普遍必然性。例如“某些物體是有重量的”,謂項“重量”原先不包含在主項“物體”這一概念裡,而是由經驗提供,然後才聯結到主項上去的。它給主項增添了新的內容,但卻沒有普遍必然性。康德認為,關於這兩類判斷的區分,雖然在他的前人那裡就有了一些“跡象”,但他是“首先用自己的思考來達到這些原理”的。康德關於兩類判斷的劃分,以判斷的形式暴露了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片面性。唯理論片面堅持理性的分析作用,忽略了經驗認識的巨大意義;經驗論片面強調經驗能提供新內容,忽視了理性的分析作用。他認為,這兩種判斷都不符合科學知識的要求;科學知識構成的條件應當既有普遍必然性,又能擴充新內容。於是,他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作為一切科學知識的可能條件。康德劃分兩類判斷的思想,是對認識論和形式邏輯的一個貢獻,對西方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邏輯經驗主義所提出的定義和知識兩類判斷的劃分,直接來源於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