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耕錄
[拼音]:Tata'erzu yinyue
[英文]:music of Tatar nationality
塔塔爾族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伊寧及塔城、阿爾泰專區各縣、昌吉自治州的奇台等地。人口4127人(1982年統計)。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體系的文字。因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等民族雜居,也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民間音樂主要是民歌、歌舞音樂及器樂。
塔塔爾族民歌有抒情歌曲、勞動歌曲、習俗歌曲等。
(1)抒情歌曲中情歌為數最多,此外還有以讚美森林、草原和故鄉為內容的讚歌。這類歌曲速度徐緩,曲調多用五聲性級進,並採用裝飾性迴旋音或反向重複等開展手法,使旋律華麗流暢。如:《阿吾勒之歌》的基本樂句為:②勞動歌曲中有散板式的節奏自由的牧歌,也有以強有力的切分節奏貫穿全曲的《收割之歌》、《打草歌》等。
(3)習俗歌曲多在婚禮儀式中由男女青年集體對唱,內容多為對新郎、新娘的讚頌和祝福,歌詞詼諧、風趣。
(4)其他歌曲,包括老人的歌、兒歌和搖籃曲,以及反映舊社會階級壓迫下窮苦人悲慘命運的悲歌等。
塔塔爾族歌舞音樂十分豐富,多在傳統節日、婚禮或豐收喜慶時演唱,常即興填詞。其結構短小具有方整性,情緒熱烈歡快。常採用旋律移位的手法而構成調式交替或轉調。“巴拉米斯肯”是歌舞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歌調。
塔塔爾族民間音樂的特徵是:
(1)常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並以do、re、sol、la為調式主音;
(2)常用主音先現、同音反覆的手法構成民歌的終止式;
(3)多數民歌曲調抒情、歡快,音符呈密集型,如
等;
(4)常用波音、顫音等唱法,使民歌更具抒情優美的特色。
塔塔爾族常用的樂器有手風琴、七絃吉他、曼陀林等,民間原有“孔涅”(2孔木笛)、“科比斯”(銅製口弦),現已失傳。器樂曲多為民歌主題變奏,流行的曲目有《婚禮進行曲》、《白天鵝進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