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身

[拼音]:katake

[英文]:kathak

印度古典舞派之一。“卡塔克”意為“講故事者”。該舞流行於印度北部廣大地區,最早由吟誦神話史詩的職業說書人創造,他們在講故事時配上音樂和舞蹈動作,逐漸形成了卡塔克舞蹈。隨著信仰黑天神克里希納宗教運動的擴充套件,在北印度形成了表現克里希納故事的歌舞劇。後來這種舞劇被引進宮廷。穆斯林在北印度建立統治後,這種舞蹈又受到穆斯林文化的影響,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分為勒克瑙派和齋普爾派。勒克瑙派表情細膩,動作優美;齋普爾派節奏多變,強調旋轉和腳部技巧。卡塔克舞通常由許多不同節奏和氣氛的舞段組成,包括祈禱部分,起始的造型部分,舞蹈的開始部分;顯示技巧部分,舞蹈表情部分,表現故事情節的部分等。表演者對舞蹈的段落、內容可以自由取捨或發揮。手與臂的動作柔美自然,著重足部技巧,舞蹈者腳踝繫有100~200個腳鈴,在做各種變化的打點動作時,腳掌快速交替打響地面,使腳鈴發出清脆的響聲。舞蹈者還不時停下來介紹表演段落的內容和節奏,然後將吟誦史詩的節奏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有時音樂與伴唱全部停下來,由鼓手與舞蹈者表演一段競技性的節奏對話:鼓手即興打一段鼓點,舞蹈者立即用腳點重複這一段節奏;反之,舞蹈者即興打一段腳點,鼓手也立即用鼓點再現出來,隨著情緒的發展,節奏和動作都逐漸加快,推向高潮。每一段舞蹈的結尾,經常是在連續多次的快速旋轉中嘎然靜止在不同的造型上。卡塔克多以獨舞形式表演,也有雙人舞、群舞和舞劇。以典型的北方印度斯坦音樂伴奏,樂器有塔布拉鼓、薩倫吉、笛子與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