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

[拼音]:Daojiao mingshan

道士修真養性之著名山嶽。道教的理想是修煉成仙,為此選擇幽遠之深山大嶽作為修煉之地,故以後亦稱為神仙所居之洞天福地。東漢讖緯之書已列有不少名山。謂有仙室或靈藥。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山成為傳授道書和煉丹之地。《抱朴子內篇·遐覽》謂道書藏於名山五嶽,《金丹》篇稱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唐宋時期,更賦予名山以神祕色彩。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序》雲:“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故歷史上有許多著名山嶽成為道士薈萃之地,且有道教勝蹟名於世。其著者有:

泰山

五嶽之東嶽。亦稱岱宗、岱嶽。在山東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縣城北。《五經通義》雲:“宗,長也,言為群嶽之長。”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嶽神為天齊王。古代帝王多以泰山封禪為大典。有黃伯陽洞、碧霞洞、鬥姥宮、酆都廟等道教勝蹟。山麓有岱廟,內有《泰山神啟蹕迴鑾圖》。有長春觀,乃邱處機女弟子訾守慎修真之處。(見彩圖)

陳摶亦隱居此山。《華嶽志》稱陳摶隱於雲臺觀,歿於張超谷石室,葬於玉泉院。有避詔崖、希夷祠、希夷睡洞和睡像等遺蹟。(見彩圖)

恆山

五嶽之北嶽。原在河北曲陽縣西北。漢與宋時因避諱曾改稱常山,一名大茂山。明代定山西渾源縣之玄嶽(即渾源東南的玄武峰)為恆山。清始改祀北嶽於渾源。此後原曲陽之恆山通稱大茂山。道教稱第五小洞天,名其嶽神為安天王。《恆嶽志》載,茅山派祖師西漢茅盈年十八入恆山修道。其通元谷為張果隱修處。

嵩山

五嶽之中嶽。亦名嵩高。在河南登封縣西北。《白虎通》謂“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道教稱第六小洞天,名其嶽神為中天王。山有七十二峰,嵩頂名為峻極峰。相傳西晉道士鮑靚於元康二年(292)曾登此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謙之早年曾從成公興入此山修道。唐道士潘師正居此山之逍遙谷,高宗詔建崇唐觀,又別立精思院於嶺上,修道二十餘年。唐道教學者李筌曾隱於此山之少室,研究道教經典,傳於虎口巖得《陰符經》。

龍虎山

在江西貴溪縣西南,由龍虎二山組成。《讀史方輿紀要》稱,兩峰相峙,如龍昂虎踞,故名。《貴溪縣誌》則謂張陵居此煉龍虎大丹,因有青龍白虎繞其上而得名。為張陵子孫世居之地。道教稱第三十二福地。其祀神之所為上清宮,居家之處在上清鎮“嗣漢天師府”。又有正一觀,亦名演法觀,建於南唐保大年間。真應觀建於南宋嘉熙年間。乾元觀、崇禧觀、玉清觀、衝玄觀、先天觀、佑聖觀、繁禧觀等均建於元代。山有壁魯洞,號曰駐仙岩,傳為張陵得異書處。(見彩圖)

衡山

五嶽之南嶽。在湖南衡山縣西。漢武帝以南嶽名安徽霍山,隋文帝復以衡山為南嶽。道教稱第三小洞天,名其嶽神為司天王。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紫蓋、芙蓉、石廩、天柱五峰為著,祝融又為之冠。有黃庭觀,傳為晉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修道處。上清宮乃晉道士徐靈期修行處。降真觀,舊名白雲庵,乃唐司馬承禎修道處。九真觀西有白雲先生(司馬承禎)藥巖。五代道士聶師道亦修道於此。

華山

五嶽之西嶽。在陝西華陰縣南。《華山記》謂“山頂池中,生千葉蓮,服之羽化,因名華山”。道教稱第四小洞天,名其嶽神為金天王。其主峰為落雁(南峰)、朝陽(東峰)、蓮華(西峰),素以奇險著稱。有四仙庵,傳為譚紫霄、馬丹陽、劉海蟾、邱處機修煉處。

茅山

在江蘇西南部。原名地肺山,又名岡山、句曲山。道教稱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和第三十二小洞天。相傳西漢景帝時茅盈及弟固、衷於此修道成仙,號三茅真君,因改名三茅山,簡稱茅山。為茅山派發源地。《茅山志》載:漢三茅君乘鶴來治此山,以鶴集處分為大中小三茅山,即大中小三茅峰。東晉楊羲、許謐、許翽、葛洪、樑陶弘景、唐吳筠、宋劉混康等道士均曾修煉於此。楊、許等三人曾在此造作上清經書,陶弘景在此編《真誥》。大茅峰北的抱朴峰,傳為葛洪修道處。中茅峰玉晨觀、乾元觀等處,傳為陶弘景隱修處。唐、宋、元諸代,宮觀庵院遍峰麓,屋宇五千間左右。清末尚存崇禧、元符、九霄三宮與德祐、仁祐、玉晨、乾元、白雲五觀。日本侵華期間,宮觀被毀殆盡,僅存九霄宮、元符宮等部分遺蹟。現已逐步進行修繕,恢復宗教活動。(見彩圖)

閣皁山

在江西清江縣。《輿地紀勝》謂“山形如閣,山色如皁”,因以得名。道教稱第三十六福地。相傳三國方士葛玄於吳嘉禾二年(233)在東峰建臥雲庵,專煉九轉金丹。山北有丁仙峰、丁真人壇,傳為晉道士丁令威煉丹修道處。唐宋間山上屢建宮觀殿宇。北宋政和元年(1111)所建鳴水橋猶存。

青城山

在四川灌縣西南。因青山四合,狀若城廓,故名。《讀史方輿紀要》謂青城左連大面,右接鶴鳴(今屬四川大邑),即青城後山。道教稱第五洞天。相傳張陵在鶴鳴山結茅,傳五斗米道,其子張衡、孫張魯亦嗣法於此。山麓長生觀,傳為晉範長生得道處,觀有古枬,傳為範手植。隋嘉州太守趙昱及兄冕,隱修於大面山,因又名之曰趙公山。白雲溪為杜光庭隱修處。又有張天師“降魔”的擲筆槽、試劍石、天師池、天師手植的銀杏樹、唐玄宗手詔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鑄飛龍鐵鼎、杜光庭讀書檯、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師像等古蹟。道觀有建福宮(古丈人觀)、古常道觀(天師洞)、上清宮等。

羅浮山

在廣東東江之濱。主峰飛雲頂在博羅縣城西北,有嶺南第一山之稱。《嶺南志》稱“羅山之脈來自大庾,浮山乃蓬萊之一島,來自海中,與羅山合,故曰羅浮”。道教稱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葛洪晚年挈子侄及妻鮑姑於此山煉丹、著述。白鶴觀傳為葛洪東庵。黃龍洞(孤青觀)乃其西庵,有七星壇,為葛洪憩息之所。酥醪觀故址,為其北庵。觀源洞乃葛洪洗藥處。沖虛觀為葛洪之南庵,內有葛洪祠和丹灶;有蘇軾的題字:“葛洪丹灶”。朱明洞,又稱朱明耀真之天。洞北遺衣壇,傳為藏葛洪遺衣處。後人謂蝴蝶洞之彩蝶,乃葛洪遺衣所化。相傳宋白玉蟾也曾在此授徒傳道講學。

終南山

在陝西西安市南。一稱南山,古名太乙、中南、周南,為秦嶺主峰之一。《西域記》謂其山發跡于闐,終於關中,故曰終南。有南山、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岩等勝蹟。相傳全真道開創者王重陽和北五祖中之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均修道於此。

武當山

在湖北西北部,漢江北岸之均縣境內。又名太和、太嶽、仙室。道書稱真武於此修煉四十二年,功成飛昇;後世因謂非玄武不足以當此,因名武當。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相傳東漢陰長生、晉謝允、唐呂洞賓、五代宋初陳摶、明張三丰等,均曾修煉於此。《南雍州記》載:來武當學道者常數百,相繼不絕。明永樂年間尊真武為帝,改稱太嶽太和山。永樂十年曾於山上建宮觀,歷時七年,建成淨樂、迎恩、遇真、玉虛、紫霄、五龍、南巖、太和等八宮,元和、復真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規模巨集偉的建築群。其中金殿(亦稱金頂)和真武等神像,全系銅鑄,外鎏赤金,最為著名。(見彩圖)

嶗山

在山東青島市東,嶗山縣境內。又名牢盛山。南瀕黃海,東臨嶗山灣。《讀史方輿紀要》載稱,秦始皇曾登牢盛山望蓬萊。《嶗山紀聞》載稱:唐道士王旻、李遐周於唐天寶七載(748)由京師至此煉丹修道,玄宗嘉之,因改稱輔唐山。後唐道士劉若拙由蜀雲遊至此潛修,於北宋建隆二年(961)被封為華蓋真人。相傳太清宮、上清宮、太平宮皆為華蓋真人作道場而建。長春洞,傳為邱處機修煉處,邱所刻“訪道山”、“遊仙倉”等字跡猶存,並有遺詩十首刻於太清宮三清殿巨石上。海岸塔底有洞,名曰“仙窟”,傳為張三丰隱修處。紫陽洞傳為明代道士孫紫陽靜修處。嶗山號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而以太清宮為著。(見彩圖)

巍山

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東南。亦名巍寶山。主峰南北兩側有宮觀二十餘座,其中以清徽觀、鬥姥閣、培鶴樓、長春洞規模最大,主祀老君、鬥姥、呂洞賓、張三丰等。宮觀群中有一大廟名巡山殿,主祀細奴羅。相傳南詔開國君主細奴羅及所傳十三代,皆被老君封為土主神。此廟所祀即第一代土主神,與其他道教名山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