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制

[拼音]:tanci

明、清兩代流行的曲藝形式。有的學者認為彈詞源於宋代的陶真、元明兩代的詞話。由於陶真、詞話這一類古代曲藝流傳地區廣泛,音樂曲調的流變失於記載,所以很難考辨它們與近代、現代流行的吳語系彈詞有無直接的淵源關係。明代坊間刊刻的彈詞極多,清初彈詞《天雨花》曲詞中說:“彈詞萬本將充棟”,但實際上流傳下來的很少。可考的只有幾部文人作品,即梁辰魚《江東二十一史彈詞》、陳忱《續二十一史彈詞》和臧懋循在《負苞堂文集》中提到的《仙遊》、《夢遊》、《俠遊》、《冥遊》四錄,文字都已散佚。另外,鄭振鐸藏有明崇禎年間鈔本《白蛇傳》彈詞。明代彈詞的演唱情形,從董說《西遊補》第12回“撥琵琶季女彈詞”中可以見其大致,與清代以後彈詞的表演形式已趨接近。

嘉靖二十六年(1547)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了杭州演唱彈詞的情況:“其時,優人百戲,擊毬關撲,魚鼓彈詞,聲音鼎沸”。萬曆年間沈德符的《野獲編》記載了北京的朱國臣“蓄二瞽姬,教以彈詞,博金錢”之事。這說明明代的彈詞,在南方、北方都有流傳。到清代,北方仍有彈詞。康熙時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乾隆時蔣士銓《京師樂府詞》中都吟詠了北方演唱南詞的情形;清代俗曲集《白雪遺音》中還採錄了南詞《玉蜻蜓》的部分章節。大約自清代乾隆年間彈詞流行的地區已逐漸縮小於江蘇、浙江一帶。原因是江南地區政治安定,經濟發展,市鎮繁榮,藝人得以定居從藝。同時,北方的詞話彈唱採取鼓板擊節,發展為鼓詞形式,已與彈詞隔江抗禮。而南方的小曲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鼎盛局面,對彈詞的發展也很有影響。吳歌的特點是柔語如珠,綿綿不絕,最宜借絃索慢捻淺唱。彈詞吸收吳歌曲調,用吳語說唱,更使彈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而得到聽眾的喜愛。彈詞由於說表完全使用本地方言,唱篇吸收本地區的流行曲調,遂使大致上比較單一的江南彈詞,進一步衍化為幾種不同唱調的曲種:蘇州彈詞、揚州弦詞、四明南詞、紹興平湖調等,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