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科利薩,L.

[拼音]:jieshidiao Youlan

[英文]:Secluded Orchid in Jieshi Mode

中國古代琴曲。相傳為孔子所作。“碣石調”為調名。現知為保存於文字譜上唯一所見樂譜。南朝梁丘明傳譜,譜前有序:“丘公字明,會稽人也,樑末隱於九嶷山。妙絕楚調,於幽蘭一曲尤特精絕,以其聲微而志遠,而不堪授人。以陳禎明三年(589)授宜都王叔明。隋開皇十年于丹陽縣卒,年九十七,無子,傳之其聲遂簡耳。”隋開皇十年為590年,故丘公生於493年。知《幽蘭》應為5~6世紀前之琴曲無疑。譜前注有“一名猗蘭”。古代有琴曲《猗蘭操》,為抒發孔子鬱郁不得志的心情。孔子周遊列國,沮喪而歸。在回魯國途中,見山谷間幽蘭獨茂,引起慨嘆:幽蘭與雜草為伍,如聖賢倫於鄙夫,於是作歌為《猗蘭操》。

《碣石調幽蘭》譜東傳日本數百年,在日本僅作文物珍藏而未有識讀之人。清代末年,影印本帶回中國,引起琴家的興趣,並試行打譜。最早打譜而有所成就者,為近代琴家楊時百。他以減字譜與文字譜對照的形式,刊入其所編《琴學叢書》中。由於當時囿於資料所限,楊時百未能全部解讀。其後,《烏絲欄指法》與《琴書大全》先後發現,為研究文字譜提供了重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音樂家協會及民族音樂研究所組織琴家對《碣石調幽蘭》進行打譜,1957年,已有數位琴家可彈奏此曲。

明清以來刊行的琴譜,如《神奇祕譜》、《西麓堂琴統》、《自遠堂琴譜》等收有《幽蘭》或《猗蘭》,其樂曲與文字譜的《碣石調幽蘭》不同,當為另外傳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