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軌(255~314)

[拼音]:Dehua Yaozhi

宋至明代民間瓷窯址。在福建德化縣。始燒於宋,明代為極盛時期。以低鋁高矽的“象牙白”為其代表作品而聞名於世。1954年起,經調查和發掘的窯址有碗坪伔、屈鬥宮、祖龍宮、後窯、十排嶺等30餘處。其中,清理後的屈鬥宮窯址已復原儲存。

碗坪伔窯址在德化城西 6公里的公路北側。1976年做過試掘,發現殘窯基兩座。其長、寬度已無法探知,窯的坡度約為10°左右。堆積厚達4.7米,分上下兩層。下層以白釉瓷為主,有碗、盤、碟、洗、缽、壺、瓶、盅、調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裝飾花紋是用竹篾畫出。線條流暢。題材雖以蓮花為最常見,多數是依器物大小與造型不同而有變化。同時出土的還有北宋時期建窯燒造的黑釉瓷。上層出土以青釉瓷器為主,有碗、盅、碟、罐、壺、瓶等,其中鼓腹長流喇叭口的壺形器最有代表性,還出土13枚唐至南宋的銅錢。在裝飾花紋方面,碗類器物大都是素面無紋,也有刻蓮瓣花紋的。壺的裝飾以模印為主。下層燒製碗盤一類器物時,主要是用疊燒的方法。燒製盒形器,則用塔輪式墊柱,很少用匣缽。上層發現的窯具,主要是匣缽和支圈。碗坪伔窯的時代應是北宋到南宋。

屈鬥宮窯址位於城東南半公里處。1976年進行發掘,發現一座依坡而建的長達57.1米的分室龍窯窯基。窯基分為火門、火膛、窯室和窯尾。窯室坡度在12°~22°之間,分做17室,呈階級狀,窯室前狹後闊,寬度在1.4~2.95米間。每兩室之間的火牆下部有通火孔,依次相通。窯室內出土的主要是白釉瓷器,器形有碗、盤、洗、盒、壺、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坯體較厚,裝飾技法均用模印,構圖簡單,線條呆滯,題材除了蓮花、梅花、菊花、牡丹之外,較多見的是“福”、“壽”、“卐”、“金玉”、“壽山福海”等吉祥文字,這是屈鬥宮窯瓷器的特點。出土物中,還有器模、匣缽、三足墊餅、支圈等燒製工具,匣缽有平底和圈底兩種。在一件匣缽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結合同出器物的造型與裝飾推斷,“丁未”應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由此可知屈鬥宮窯的廢置應在14世紀初葉。

德化窯的制瓷工藝

明代至清代初年,德化窯雖也燒造少數青花瓷器,但其產品主要是以純白瓷而著稱。宋代瓷胎原料中氧化鐵的含量是0.57%,明代則降為0.35%。宋代瓷釉含氧化鐵量是0.29%,明代則高達0.59%。因此,宋代的瓷胎緻密有少數氣孔,而明代的胎堅緻、無氣孔。燒成溫度達1200°±30℃,用較強的還原焰燒成。而且在造型方面,無論是菩薩、觀音、羅漢或達摩,均是性格突出,動靜分明,在衣飾和手勢的處理上,更是匠心之作。其他如仿古銅器和簫笛一類的瓷制樂器,亦十分精美。

德化窯瓷器的古代外銷情況

宋代曾外銷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當馬可·波羅旅遊中國時,曾看到有德化窯瓷器經過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銷往國外。他在遊記中還較詳細的記述了德化窯制瓷的工藝程式。近年來在坦尚尼亞、斯里蘭卡的雅帕護瓦、菲律賓群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均發現了元明時期德化窯的白釉瓷和青花瓷器。

參考書目

宋伯胤:談德化窯,《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4期。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德化屈鬥宮窯址的調查發現,《文物》1965年2期。

曾凡:關於德化窯的幾個問題,《中國古陶瓷論文集》,中國矽酸鹽學會編,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