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學

[拼音]:Ao-Xiong Diguo

[英文]:Austria-Hungary

在奧地利帝國基礎上,通過奧匈協約建立的二元制君主國。1867年正式建立,1918年解體。存在半個世紀,是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國。

1866年的普奧戰爭, 以奧地利失敗而告終。根據O.von俾斯麥的“小德意志方案”,德意志走上以普魯士為首的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奧地利被排除在外。迫使奧地利轉向巴爾幹、地中海地區尋求發展,而對國內的民族矛盾採取讓步政策,1867年6月經帝國議會通過,正式建立奧地利- 匈牙利君主國,簡稱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為帝國元首,兼有匈牙利國王稱號。帝國以萊塔河為界分奧匈兩部分,同為主權國家,有各自的議會和政府。外交、軍事、財政共有。國家支出按比例分攤,訂有貨幣、關稅盟約以保證兩國經濟上的協調或統一。兩國共同事務由兩國議會代表團定期開會商定。奧匈帝國無統一憲法,奧地利部分仍使用1867年頒佈的根本法。帝國君主與兩院組成的帝國議會共享立法權。

奧匈帝國幅員遼闊,版圖僅次於俄國,居歐洲第二位。其地居水陸交通要衝,經濟自成體系。立國後,工農業、科學文化均有長足發展,是歐洲主要強國之一。但二元體制並未解決境內民族矛盾,日耳曼人和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歧視,導致民族鬥爭此起彼伏,政治上極不穩定。20世紀初,民族鬥爭更加激烈,捷克人、義大利人、波蘭人和南部斯拉夫人爭取民族自治的鬥爭持續高漲。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統治階級間也發生衝突,奧皇曾一度解散匈牙利議會。在奧匈統治者的高壓之下,工人運動迅猛發展,在俄國1905年革命影響下,維也納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普選權,並與軍隊發生武裝衝突,迫使政府同意實行普選。

在外交上,奧匈帝國初期與法國接近,試圖遏制普魯士在歐洲勢力的增長,普法戰爭後,開始逐漸轉變為同德意志帝國合作,並同義大利和俄國接觸。1881年奧地利在巴爾幹擴張得手,與塞爾維亞訂立同盟條約,將其置於自己控制之下。1882年5月與德、意結成三國同盟(1882)。1908年又正式合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引發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戰後,塞爾維亞日益強大,構成對奧的威脅。1914年6月,奧皇儲斐迪南在波斯尼亞指揮炫耀武力的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為假想敵,激化了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情緒,28日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分子炸死,德奧集團以此為藉口,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德奧集團戰敗,奧匈帝國內部工人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維也納和布達佩斯等地同時爆發革命,11月1日,皇帝查理一世(1916~1918在位)被迫退位,奧匈帝國解體。根據《聖日耳曼和約》和《特里亞農和約》,在戰後的帝國領土上建立起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3個國家, 部分領土分別歸還波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義大利。1918年11月12日,奧地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從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