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

[拼音]:Wuge Si

[英文]:Angkor Wat

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溼奴神的神廟。又稱“吳哥窟”。為吳哥古蹟中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的集中代表。“吳哥寺”梵語意為“城市似的廟宇”。位於暹粒省暹粒市吳哥王城以南約 1.6公里處。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所建,後來成為他的陵墓。15世紀上半葉吳哥都城廢棄,寺院荒蕪。19世紀中葉重新修整,成為世界聞名的古蹟。

總體佈局

寺廟區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圍牆。面積為1000米×850米。四周壕溝總長5.6公里,寬190米。正門朝西,門樓上峙三塔。門內為一庭院,院東有一長347 米的大道通向內圍牆入口。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牆長270米、寬340米。牆內的主殿建於3層臺基之上,臺基通高23.5米,底面積215米×187米,除第3層為75米×75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臺基頂部築有5塔,中央一塔高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 3層臺基周邊均有石砌迴廊,四邊中央有石雕門樓,各層間以階蹬相連。塔身、塔尖、門樓等都飾以蓮花蓓蕾形浮雕,數達1萬左右。

建築特點

臺基、迴廊、蹬道、寶塔構成吳哥寺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其佈局規模巨集大,比例勻稱、設計簡單莊嚴,細部裝飾瑰麗精緻。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粘合劑,靠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當時的石工可能不掌握券拱技術,所以吳哥寺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浮雕藝術

吳哥窟的圓雕並不出色,臺基上的圓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卻極為精緻且富有真實感。在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干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溼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 1層臺基的迴廊被稱為“浮雕迴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餘,壁面滿布浮雕。東壁的攪乳海圖,北壁的毗溼奴與天魔交戰圖,西壁的猴神助羅摩作戰圖等,均描繪神話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

參考書目

夏鼐:《真臘風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1。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料室:《柬埔寨著名的歷史遺產──吳哥古蹟》,《考古》197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