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前115)

[拼音]:Longmen Shiku zhong de wudao xingxiang

[英文]:dancing figures in Longmen caves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的伊闕龍門山。從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起,歷代都曾在這裡開窟造像,是中國著名佛教聖地之一。

龍門石窟和其他佛教藝術一樣,除高大的佛像外,還有許多奏樂、舞蹈的伎樂天、飛天等。他們雖是人們幻想中天國的音樂舞蹈之神,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間樂舞活動的情況。這些身著衣裙或半裸上身、佩有長長帛帶的飛天,形態優美,舞蹈感極強。

北魏時期佛教開始盛行,共開鑿了十幾個大中型窟龕。北魏明帝(516~528)所開古陽洞,北壁龕楣上刻滿了各種舞姿的飛天,或回首拂袖,或曲膝半跪於飄浮的雲海中,或從空中徐徐落下;南壁兩個雕刻在菱形框紋中的飛天,一上一下,姿態大體相同,曲腿回身,向下斜視,一個雙手合掌,一個雙手攤在胸前,兩人動作協調,似是雙人舞。南壁釋迦牟尼佛龕龕楣上刻有一排飛天,構圖嚴謹,形態各異,左右兩兩對襯。中間兩飛天緊緊偎依,揚首挺胸,一手做託掌舞姿,腰部以下淹沒在一片向上飄蕩的紋飾中;左右兩旁是手執翟(羽毛裝飾的舞具)的飛天,身穿雙肩有圓形飾物的美服,下半身飄浮在雲海中;再向外,是吹笙和吹橫笛的伎樂天。由於北魏統治者推行漢化政策以及京都南遷,這些石窟中的雕像,服飾舞姿均具有中原漢民族的傳統風格,體態秀麗,表情溫婉含蓄,舞姿典雅優美,這與北魏初期開鑿的雲崗石窟飛天那種豪放粗獷的風格迥然不同。

唐代在龍門開鑿石窟最多。約佔整個窟龕的2/3。在唐代石窟中飛天樂伎形象更為細膩真實,特別是那些雕刻在佛座下或窟壁底部正在舞蹈或奏樂的天女。她們下半身不再是裹在長裙裡或雲海中,而是腳踏實地地正在舞蹈,看得出腳和腿的動作。她們體態豐腴,是典型唐代仕女形象;舞姿優美,動作結構合理。樂舞排列,大多是一兩個舞人居中舞蹈,樂人在兩邊伴奏。這與一些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中的舞蹈場面完全一致。在這些雕刻的舞蹈形象中,有的舞姿至今仍保留在中國的民間舞或古典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