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曼西尼,L.

[拼音]:xiangdui guosheng renkou

[英文]:relative surplus-population

亦稱相對人口過剩。指勞動力超過資本對它的需求而形成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半失業或全失業人口。

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必然產生的一種現象。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逐剩餘價值。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要把一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進行資本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力求獲得更多的相對剩餘價值,資本家總是力求提高勞動的技術裝備,結果必然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即用於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的絕對量和相對量都不斷擴大,用於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相對減少。在一般情況下,隨著總資本的擴大,對勞動力的需求量仍有可能擴大;但在個別部門,由於採用新的技術發明,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得很快,也會出現對勞動力需求量絕對減少的情況。

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市場上勞動力的供應“總是比可變資本即工人人口的就業手段增長得快”(《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1頁)。這除了由於機器排斥工人以外,還由於機器的使用簡化了勞動操作,使得童工和女工湧進勞動市場;喪失土地的農民、破產的手工業者以及在競爭中失敗的中小企業家,都先後淪為無產者而相繼加入僱傭工人的行列。這樣,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一個超過資本對勞動需求的過剩人口。

所謂相對過剩人口,是指相對於資本的需要,或者說,相對於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需要而言,人口是過剩了;並不是如馬爾薩斯所說的那樣,人口已經絕對過剩,已經超出社會生產的生活資料所能養活的限度,真的成為社會上多餘的人了。事實上,人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生產者,他們只要同生產資料相結合,同心協力地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就可以創造出日益豐富的生活資料。整個說來,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總能超過個人的需要,不然人類社會也就不會向前發展了。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作為生產者除了能生產他個人所需的產品外,還能提供大量的剩餘產品,只不過這種剩餘產品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為資本家所佔有,資本家從獲取更多剩餘價值的立場出發,不需要這種生產者而已。

相對過剩人口經常有三種形式:流動的過剩人口,潛在的過剩人口和停滯的過剩人口。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增殖的產業後備軍,是資本主義制度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因為資本主義再生產是在週期性經濟危機中起伏地進行的,在經濟高漲時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在經濟蕭條時則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相對過剩人口正是這樣一個蓄水池,當資本需要的勞動力減少時,就把多餘的人拋到失業隊伍裡去;當經濟高漲需要更多勞動力時,就從失業大軍中得到補充。資本主義的產品的再生產和勞動力的再生產都是盲目地進行的,因而只有存在著隨時可供資本剝削的過剩人口,才能適應資本主義週期性生產變動的需要。同時,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使得資本家可以用來壓低在業工人的工資,使之低於勞動力的價值。因此,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只要不致威脅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它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相對過剩人口。

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貧困化的標誌之一。當代資產階級學者由於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有所發展,都力圖抹掉這種形象,宣傳資本主義制度下可以消滅失業,或者把一定數量的失業或一定比例的失業率說成是合理的。他們有時又把一定時期的失業歸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嬰兒的大量出生。但是,他們無法解釋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失業率已大大超過他們所謂“合理”的失業率,也無法解釋6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出生率已達到人類歷史上的最低水平,而現在的失業率卻比戰後初期高得多。對戰後發展中國家的失業現象,許多資產階級學者都歸結為這些國家人口的高出生、高增長和人口過度城市化,避而不談新老殖民主義的剝削是造成那裡失業的主要根源,也不談戰後亞非拉國家的農民因受剝削而破產,是大量農民流入城市形成各種形式的相對過剩人口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