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拼音]:shanghai daxue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一所新型的革命大學。前身為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因校政腐敗,學生驅逐原校長, 公推國民黨人于右任為校長。1922年10月23日改名上海大學。1923年,鄧中夏、瞿秋白先後到校任領導職務,革新校政,以改造社會為目標,切實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和形成新文藝系統為己任,貫徹理論聯絡實際原則,實行知識分子與工人運動相結合。1923年秋,學校成立評議委員會(後稱行政委員會),處理全校重大事務,委員中有共產黨員、 國民黨左派、 國民黨右派等。學校是在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同右派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它在帝國主義嚴密控制的上海,開展革命教育,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造就了許多優秀幹部,在民主革命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原設在閘北青島路的里弄內, 學生 160 多人,1924年2月遷西摩路,學生增至300多人,“五卅”運動中被租界當局封閉後,又遷閘北青雲路;1926年在江灣建新校舍,學生最多時近800人。學校設社會學系、 中國文學系、美術系和英國文學系,另設中學部和俄文班。社會學系課程有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等馬克思主義教育。此外有全校學生參加的特別講座,內容是宣傳社會主義,講演社會問題和時事形勢等。學校曾有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著名學者任教,如鄧中夏、瞿秋白、蔡和森、惲代英、張太雷、沈雁冰、蕭楚女、陳望道、楊賢江等,李大釗也曾為講座講課。學生中成立“社會科學”、“社會問題”研究會和“春風文學會”等各種研究團體,每週開展討論、辯論、研究活動。

學校為喚起民眾、組織民眾、打倒軍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而積極開展活動。自1924年起,師生在校內以及到工廠區辦平民夜校,幫助工人組織工人俱樂部和工會;推動上海學生聯合會的改組;發起建立全市的教職員救國同志會。“五卅”反帝運動中,學校發動師生積極參加,成為運動的先鋒。北伐時,一批師生南下參加北伐戰爭;留滬師生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組織了行動委員會,同工人並肩戰鬥。當時《大陸報》曾稱“北京大學和上海大學,是共產黨活動的南北兩大中心”。1927年4月國民黨軍隊進駐學校,同年5月2日,學校被國民黨政府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