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埠屯商墓

[拼音]:Banpo yizhi

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滻河東岸的半坡村。遺址面積約 5萬平方米。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興邦主持進行5次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左右。由該所和半坡博物館編著了考古報告專刊《西安半坡》(原始公社聚落遺址)。文化遺存分早晚兩期。早期遺存內涵豐富,也最典型,半坡型別即以此而得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晚期遺存很少,稱西王村型別或半坡晚期型別。半坡遺址的發掘,首次大規模地揭露了一處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為復原中國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並由此確立了仰韶文化半坡型別。1957年在此建成了中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聚落佈局與房屋建築

半坡型別的聚落範圍,大體上作南北較長、東西較窄的不規則圓形。房屋和大部分的窖穴、家畜圈欄以及小孩甕棺葬群,集中地分佈在聚落的中心,約佔地3萬平方米。居住區分兩片,可能分屬氏族內的兩個群團或經濟共同體,每片裡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領住所兼作氏族成員的聚會場所,周圍是小的居室。兩片之間以一條深1.5米、寬2米的小溝道為界。居住區外,圍繞有一條深5~6米、寬6~8米的大防衛溝。溝外北邊是氏族公共墓地,東邊是燒陶的窯址。半坡型別的房屋46座,除少數為方形、長方形外,絕大多數為圓形,各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的,其基本特徵是:房子的門道與屋室之間,有一個兩側圍起小牆的方形門坎,房子中心有一個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牆壁都是用草泥土抹成。方形和長方形房子有15座,面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約160多平方米。圓形房子31座,直徑一般為4~6米,大多數圓形房屋牆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編籬塗泥作成,有的還用火烤得很堅固(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築)。窖穴夾雜分佈在房子之間。家畜圈欄兩個都作長條形。陶窯6座分屬於橫穴和豎穴式兩種,都較小,窯室直徑1米左右。

文化遺物和農作物家畜遺存

半坡型別的工具用石、骨、 角、陶製成。有開墾耕地、 砍劈用的石斧、石錛、石鏟,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穀物的石碾、石磨盤、石磨棒。生產以農業為主。多處發現粟的遺存。一件小陶罐裡儲存有炭化菜籽,經鑑定為芥菜或白菜一類的種子。主要家畜是豬、狗,雞和黃牛可能也已家養。漁獵經濟仍佔重要地位,出土許多石、骨鏃和石網墜,還有些帶倒鉤的魚叉、魚鉤以及石矛。有一種製成顆粒狀麻面的陶銼,可能是鞣製皮革的工具。

陶器以粗質和細泥的紅色、紅褐色陶為主,最常見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缽所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器表多飾繩紋、線紋、錐刺紋、指甲紋、弦紋和彩紋。彩紋有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圖案花紋,其中不乏工藝價值較高的珍品。在圜底缽口沿的寬頻紋上,發現有22種不同的刻劃符號,有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字的淵源之一。裝飾品有用石、骨、陶、蚌磨製成的環、璜、珠、墜、耳飾、髮飾以及鑲嵌飾等。

墓葬

發現半坡型別的成人墓葬174座,多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少數為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個男子、 4個女子的同性合葬墓各一座,一般認為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隨葬品多為日用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成人墓中發現有把死者手指或足趾骨埋於填土或放在陶器內的現象,有人認為當屬“割體葬儀”。小孩盛行甕棺葬,有73座,以缽、盆與甕相扣合,常在器底鑿一小孔作為靈魂的出入口。在居址範圍內還發現3座幼兒土坑葬。其中一座女孩厚葬墓,不僅隨葬品豐富精緻,而且是半坡遺址中發現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

至於半坡晚期型別遺存,發現很少,陶器主要是平底瓶、平底缽、平脣淺腹盆和飾弧線紋的彩陶。有人認為,半坡遺址中還包含很少的廟底溝型別遺存,可分作半坡→廟底溝→西王村 3期。這個問題還在繼續進行討論。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文物出版社,1963。

參考文章

半坡遺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