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

[拼音]:Xumishan Shiku

[英文]:Sumeru Mount Grottoes

中國北朝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北55公里須彌山東麓。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宋、元、明、清各代曾修葺重妝。唐宋稱景雲寺,元明改稱圓光寺,此後日漸荒廢。1956年甘肅省博物館在文物調查中重新發現。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自治區博物館又先後做過專門調查。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現有洞窟140餘個,分佈在寺口子河(石門水)北岸8座山峰的東南崖壁上,長約 2公里,自南向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等 8區。北魏開窟造像始於子孫宮,北周擴延至圓光寺、相國寺,隋唐又從相國寺擴延到桃花洞、松樹窪、大佛樓等處。北魏的洞窟以第14、24、32、33窟為代表,大都是平面方形窟,窟內寬高皆在3~4米間,頂部為四坡形,前 2窟門上有明窗。前 3座窟中心柱各面均分層開龕造像,唯第24窟上層柱龕內為佛傳故事。各窟四壁龕像已毀。第33窟前部寬 8.2米,進深8.3米,中部高3.3米,窟型及構造迥異於前 3窟。其特點為窟內左、右、後三壁之前鑿有方柱一週,方柱圍繞中的窟室為覆鬥頂;方柱與左、右、後三壁間隔 1米餘形成迴廊;方柱向內一面各開一尖楣淺龕,龕內雕一坐佛,柱上部橫向排列淺龕,每龕雕一結跏趺坐佛像。北周的洞窟數量多、規模大、造像精,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地位。以第45、46、48、51、67窟為代表,其基本窟型是四坡頂平面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只開一龕,龕內均為一佛二脅侍;窟四壁開龕,有的一壁三龕,多為三佛題材。佛作低平肉髻,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凸出;菩薩服飾華麗,瓔珞環身,微側雙肩,體態略呈 S形。第45、46窟是須彌山雕飾最繁縟的洞窟。第45窟,寬深均為 6米,高4.1米,中心柱底邊長3.5米,每面一龕。左、右、後三壁各三龕,各壁中龕均為一身立佛,前部為彌勒像。龕為帷幕形,龕側多為口銜珠璧的龍頭;中心柱基座四面浮雕伎樂天人,轉角處浮雕像頭;左、右、前壁下方雕供養人各一列;窟內壁面與窟頂交接處皆浮雕帳架結構,窟頂浮雕飛天。第 51 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耳室組成。主室寬13.5米,深13.2米,高10.6米,主要像龕高達 7米,是須彌山規模最大的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 3尊坐佛;右壁後部大龕內雕一坐佛二脅侍,前壁龕像及頂部因地震塌毀,左、右壁前部隋代補鑿中型龕數個;右側門外耳室壁上儲存已風蝕的 3尊力士像,門上正中開一小龕浮雕一思維菩薩及二弟子。左側門外耳室壁門正中開一小龕,浮雕一交腳菩薩及二弟子。從殘存痕跡分析,此窟初成時十分壯觀華美,是須彌山石窟中最巨集偉特殊的洞窟。隋代除第70窟外,無開鑿完整的洞窟。須彌山以唐代開窟造像最多, 主要洞窟有第 1、5、54、62、69、72、79、80、81、82、85、89、90、105等。第 105窟,開鑿於盛唐前期,俗稱桃花洞。窟分前後室。後室高 5.9米,寬 8.5米,深 7.3米,中心柱四面各開一大龕。左右壁各開兩大龕,後壁坍塌原狀不明;前室開敞,左右壁各開兩層龕。第 1窟實為 8米的高龕,龕內蓮座上雕5米高的立佛一尊。第5窟在高22米的大龕內高壇上雕一高20.6米的坐佛。龕內後壁上方開有一長方淺拱龕,龕內刻七佛像。第62窟是儲存較完整的盛唐中型洞窟。窟室方形,寬、高各3.4米,深3.6米,穹窿頂。正壁開三龕,中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兩側龕內各雕一菩薩,左右壁後部各開一龕,雕一菩薩二弟子。前部為足踩小鬼的天王像,窟外門兩側雕有力士像(已殘)。須彌山其餘唐代窟室多為平面方形,正壁和左右壁前設壇造像。窟室面闊進深一般在4.5~5米之間,壇高0.7~0.8 米、寬0.6~0.7米,造像的配置多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或力士。窟室內還保留有各代刻記10則、題銘20則、藏文刻記13則、壁畫 7處(幅)、明代石碑 3通。其中以唐“大中”、宋“紹聖”、金“大定” 3則刻記,西夏“都”、“拱化” 2則題記、古藏文刻記和明代石碑最為重要,為考證須彌山石窟寺的沿革歷史和唐與吐蕃、宋與西夏的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982年成立須彌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同年自治區文物主管部門組織了窟區地形水文地質勘測,完成了洞窟的編號、著錄、拍照、測繪等工作,並劃定了保護範圍,樹立保護標誌。1984年開始,加固修繕了重點窟區,同時修復了重點洞窟。

參考文章

須彌山石窟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