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記

[拼音]:Salawusu yizhi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薩拉烏蘇”(蒙語“黃水”)沿岸。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和鈾系法斷代,年代為距今約5萬至3.5萬年。該遺址是中國境內最早發掘和研究的兩個舊石器遺址中的一個。出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細小石器為特徵的文化遺物。

發現史

1922~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和德日進(1881~1955)發現併發掘了這個遺址。採集品包括動物和人類化石、石器、用火遺蹟等。其中一顆八、九歲幼童的左上外側門齒化石,後來被加拿大籍解剖學家步達生定名為 “Ordos Tooth”──“鄂爾多斯牙齒”(40年代中國學者裴文中將其譯作“河套人”)。50年代以來,裴文中、賈蘭坡等中國學者曾先後到遺址所在地考察。1956年當地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一處新的舊石器地點,還從現代河流堆積中找到人類頂骨、股骨化石各1件。 1978~1980年中國科學院等有關單位再次考察該地區,又採集到一批人類化石,其中包括首次從原生地層中發現的6件,並在1956年發現的地點發掘出內容豐富的文化遺物。

地層和年代

薩拉烏蘇是黃河支流無定河的上游,又稱紅柳河。在烏審旗大溝灣一帶,該河在五、六十米以至七、八十米深的峽谷中穿行。峽谷兩側峭壁上,露出一套厚約60米的堆積,系由河、湖生成的細砂、淤泥和風成的砂丘構成,“河套人”化石和文化遺物主要埋藏在它的下部層位裡。這套含動物化石非常豐富的堆積,在地質學上稱“薩拉烏蘇組”,長期以來被看作是華北晚更新世的標準地層剖面。

人類化石

“河套人”化石共有23件。出自原生地層的有額骨2件、枕骨、下頜骨、肩胛骨、脛骨各1件。河套人的體質特徵已很接近現代人,但仍保留著一些原始性狀,如頭骨骨壁較厚,骨縫較簡單,下頜體較粗壯,頦孔位置偏低,股骨骨壁很厚,髓腔很小等。這表明“河套人”屬於晚期智人。“河套人”門齒內面呈鏟形,枕鱗上方有頂間骨,這些特徵與現代蒙古人種的接近。

文化遺物

薩拉烏蘇的文化遺物主要出自相距600米的兩個地點,有石製品、人工打碎的動物骨頭和不多的炭屑。石製品共500多件,原料多為石英岩和燧石,其中石器佔很大比例,有刮削器、鑽具、尖狀器和雕刻器等,以刮削器數量最多、種類最複雜。薩拉烏蘇石器的明顯特徵是尺寸特別小,以長2~3釐米、寬1釐米左右和重1~2克的為最多,有的甚至更小。長寬5釐米、重10克以上的很少,因此過去曾被稱為“細石器”。不過它們都是用錘擊法打製的,不存在用間接打擊法產生的細石葉、細石核和用壓制法修理的石器,所以應與全新世地層中出土的典型細石器相區別。過去還曾將薩拉烏蘇和寧夏水洞溝的人工製品合稱“河套文化”。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水洞溝不僅年代較晚,而且石製品尺寸大,技術風格另具特色,不宜再將薩拉烏蘇與它看作同一文化。

薩拉烏蘇的石製品,除去特別細小和不見兩極石核、兩極石片等外,與時代比它早的北京人文化、許家窯文化和比它晚的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有許多相同之外。例如,石器都是用錘擊法修理的,刃緣都呈鋸齒狀,型別也有許多是共同的。這表明薩拉烏蘇文化與這些文化在傳統上有著某種關係(見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在遺址中發現300多件往往帶有部分頭骨的羚羊角心,還有一些截去枝叉、只保留基部和部分主幹的鹿角,它們很可能是被當作工具來加工和使用的。薩拉烏蘇出土了許多大型食草動物和齧齒類、鳥類的碎骨,它們與石器、炭屑共生,是“河套人”的“庖廚垃圾”。

自然環境

薩拉烏蘇的動物中有諾氏古菱齒象、野驢、野馬、披毛犀、普氏羚羊、河套大角鹿、原始牛、王氏水牛、諾氏駝等。動物群的性質表明,當時的薩拉烏蘇一帶是以草原為主,兼有針、闊葉混交林的環境,附近可能還有荒漠。氣侯總的來說比今天溫暖,但也並不炎熱。

參考書目

M.Boule, H.Breuil, E.Licent et P.Teilhard , Le Paleolithique de La Chine,Mémoire 4, Archives deL'Institut de Paléontologie Humaine,1928.

吳汝康:河套人類頂骨和股骨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第2卷第4期,1958。

董光榮、高尚玉、李保生:河套人化石的新發現,《科學通報》第26卷第19期,1981。

參考文章

薩拉烏蘇遺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